樂從心來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九章 月照一孤舟,穿越遇李白,樂從心來,免費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緊接著,老前輩張說出場了:“白首看黃葉,徂顏復幾何。”

要不說是前輩呢,借景抒情,高啊!

張說題完,卻不著急落座,而是轉身望向與自己座次相鄰的男子,微微點頭,示意其登場一試。

大家這才發現,該男子似非官場同僚,十分面生。

與張說四目相對後,此人緩步出席,一襲白衫,身材頎長。

眾人觀之,心中俱是一震:好個骨貌淑清,風神散朗之人!不知是何方雅士。

此人並未走向案前長卷,而是徑入庭院,駐足於一株粗大的梧桐樹下。

此時,天邊正綴著幾縷薄雲,殘留在樹稍的雨水不斷匯聚、下墜、滴落,斷續敲打在梧桐葉上……

片刻,男子淡然一笑,語音清曠:“微雲淡河漢,疏雨滴梧桐。”

一聯既出,舉座震驚。

良久,張九齡率先擲筆:“我大唐擅詩賦者眾,然未見清幽沖淡至如此者,九齡甘拜下風!”

說完,望向王維。

王維凝眉良久,長嘆一聲:“清絕至此,維亦不復為繼也!”

王維語罷,起身奔向庭院,對男子拱手施禮:“敢問兄臺高姓大名?幸然得識,相見恨晚也!”

男子後退一步,抽身還禮:“承蒙閣下謬愛,在下襄陽布衣,孟浩然。”

王維和孟浩然的友誼從此開始,直至兩人均以田園詩名聲大振,人稱“王孟”。

縱觀唐朝歷史,科舉落榜生的名單裡,總是有一眾後世大名鼎鼎的詩人。首當其衝的應該是孟浩然,他是一位臨場發揮極差的考生:筆試和麵試都考砸。

面試,在唐代科舉考試中叫“干謁”。這是唐朝的一種風氣,文人可以向有影響力的大人物送上作品,接受他們的問詢和考察,博取好感。

曾經有過干謁很成功的詩人,比如李賀接受韓愈的面試,讀了其代表作《雁門太守行》,聲色壯麗叫韓愈拍手稱好,收了李賀做學生。

但是孟浩然就是反例了。他的機遇非常好,遇到的面試官是當朝一把手——唐玄宗,但是孟浩然同學給皇帝讀了一首牢騷詩。

真是要了親命了。

《新唐書》是這樣記載的:

多次落第後的孟浩然鬱鬱寡歡,此時王維正在宮中太樂署任職,於是便邀請他入宮作客,以盡地主之誼,也幫他散散心。

雖然這裡是皇宮禁地,外人不得隨意入內,但王維在宮中認識人很廣泛,經常結識皇親貴族,高官公卿,帶個人進去還是沒有問題的。

兩人正在飲酒作詩,不亦樂乎。突然聽見外面一聲喊,“皇上御駕到——”,不知道什麼原因,很少來太樂署的皇帝,今天破天荒地進來了。王維嚇得直哆嗦,匆忙之間,讓孟浩然躲進了床底。

唐玄宗進來後,自然看到成雙的酒杯在桌子,也見到了王維的慌張神情。跪在地下的王維見瞞不住了,更不敢欺君罔上,趕忙稟報實情。

唐玄宗卻很高興:“我聽說過這個人很有才學,卻沒見過,怕什麼呀?還要躲藏起來!”接著吆喝孟浩然趕快出來。

唐玄宗詢問孟浩然的詩作,不知道什麼原因,也可能是緊張過度了吧,孟浩然腦瓜好像霎時短了路,施禮後張嘴就背誦:

北闕休上書,南才歸蔽廬。

不才明主棄,多病故人疏。

白髮催年老,青陽逼歲除。

永懷愁不寐,松月夜窗虛。

號稱“梨園祖師”的唐玄宗,琴棋詩書畫卻樣樣精通,聽了那句“不才明主棄”龍顏就不悅了,慍聲說道:“你從沒求我做官,我也不曾拋棄你,為何打胡亂說?”說完,拂袖而去。皇上的話,從來都是一言九鼎的,這幾句話,就判定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穿越遇李白

樂從心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