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從心來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五章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穿越遇李白,樂從心來,免費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一)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
情人怨遙夜,竟夕起相思。
滅燭憐光滿,披衣覺露滋。
不堪盈手贈,還寢夢佳期。”
大唐開元年間,荊州。
中秋的夜晚,是美好的夜晚。滄海之上,明月初生,月華如練,露水晶瑩。
荊州城內,千家萬戶團聚在一起,煮酒賞月,共享天倫。
唯有一個外來人,此刻正獨自難眠。看到從視窗傾瀉而入的月光,他想起了遠方的親人,再也毫無睡意。
他乾脆吹熄燈燭,披衣出戶。徘徊的月亮,早已高懸於深藍色的夜幕。
千愁萬緒湧上心頭,化作那首流傳千古、每當中秋佳節就被讀誦的《望月懷遠》。
他是誰?誰能想到,他就是曾經的開元盛世一代名相張九齡。
此時,張九齡已經64歲了。中秋之夜,他站在荊州長史府院內,月光像給他的長衫覆上一層清霜。
這位開元盛世最後的名相,一開口,便是千古名句。這一句,與張若虛“孤篇蓋全唐”的《春江花月夜》的名句“春江潮水連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有異曲同工之妙。
明月可以慰籍心靈,在佳節之際,往往寄託著思念。而思念卻往往是痛苦的。
張九齡的痛苦根源,在於他的剛直不阿。這也是他在宰相任上被貶為荊州長史的重要因素。
張九齡當宰相的時候,盡心盡力輔佐唐玄宗,以正直著稱。然而,有兩件事使玄宗對張九齡不能容忍,再加上李林甫的挑撥,玄宗最終罷免了張九齡的宰相職務,並貶出朝廷。
這就是牛仙客事件和嚴挺之事件。
牛仙客擔任河西節度使時,政績顯著。玄宗很賞識,想給牛仙客加官為尚書。張九齡不同意,他說:“尚書是古代負責向皇帝提建議的大臣,牛仙客出身河湟小吏,一下子提拔為朝廷要職,會影響朝廷的聲譽。”玄宗又問:“只給牛仙客加個爵位可以嗎?”張九齡仍然反對,說:“爵位是對立功者的鼓勵,作為邊將使倉庫充實,器械修整,都是分內事,不算立功。如果陛下認為他工作勤勞,可以賞賜金帛,而分封土地,賜給爵位,極不合適。”玄宗心裡十分不舒服。李林甫跟玄宗說:“牛仙客有宰相之才,給他個尚書稱號有何不可!張九齡所說全是書生之見。”玄宗覺得李林甫說得對。
第二天,玄宗又提起封牛仙客爵位,張九齡仍然極力反對。玄宗說:“你嫌牛仙客出身寒微,你的門第也不高啊!”張九齡說:“我家在嶺南,出身低賤。但是我出入朝廷,職掌誥命已經多年。牛仙客出身邊境小吏,大字不識,如果一下子提拔為高官,眾人會輕視朝廷。”李林甫又跟玄宗說:“只要有才能見識,要什麼學問才華!天子用人,什麼樣的人不能用!”有了李林甫的贊同,玄宗不顧張九齡的反對,賜給牛仙客隴西縣公的爵位。
張九齡深知嚴挺之的才華和為人,想舉薦嚴挺之為宰相,曾經告訴嚴挺之,跟李林甫搞好關係。但嚴挺之為人清高任性,從不到李林甫門上去。這些都使李林甫懷恨在心。
嚴挺之前妻嫁蔚州刺史王元琰,王元琰犯了貪汙罪,朝廷交刑部、御史臺和大理寺會審。嚴挺之看在前妻的情分上,為王元琰託人說情,希望能寬大處理。李林甫抓住了把柄,讓手下的人告發此事。
玄宗覺得既然嚴挺之為王元琰說情是事實,那麼張九齡明顯是袒護嚴挺之。考慮到張九齡、裴耀卿和嚴挺之常常互相聲援,認定他們結成了朋黨。開元二十四年(736年)十一月,玄宗罷免了裴耀卿和張九齡的宰相職位。
張九齡曾推薦周子諒任監察御史。張九齡罷相後,周子諒彈劾牛仙客不勝任宰相,但理由荒唐。玄宗親自審問,把他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