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從心來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三章 江月何年初照人,穿越遇李白,樂從心來,免費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充、劉黑闥等割據勢力,為唐朝的建立與統一立下赫赫戰功,唐高祖李淵任他為天策上將,封秦王。

唐高宗武德九年六月初四日(626年7月2日),李世民發動“玄武門之變”,殺死太子李建成和齊王李元吉,被冊立為皇太子。八月初九日,唐高祖李淵退位,李世民即皇帝位,年號貞觀。

唐太宗在位初期,虛心聽取群臣意見,開門納諫。對內,以文治天下,厲行節約,勸課農桑,實現休養生息、國泰民安,開創“貞觀之治”。對外,開疆拓土,攻滅東突厥與薛延陀,征服高昌、龜茲和吐谷渾,重創高句麗。設立安西四鎮,與北方地區各民族融洽相處,獲得尊號“天可汗”,為唐朝後來一百多年的盛世局面奠定重要基礎。

李世民駕崩,中原的漢人們淚流滿面,家家縞素;而那些異族的臣民,則用他們的方式為“天可汗”送行。割發、劃面,從萬里草原而來的突厥人用這種方式,表達著他們的哀痛。

有一個叫阿史那社爾的突厥王子,不僅毀容自殘,還懇求新皇帝李治允許他自殺殉葬、為先帝守陵。但是李世民早有遺詔,不允許大臣殉葬。這位仁慈的帝王,希望他的子民都能夠好好的活下去。

沒有種族區別、沒有地域之分,他們只有一個共同的名字唐人。這就是盛唐氣象。

國家一天天強盛,張若虛一天天長大。他憑藉著過人的才華,贏得了人們的尊重,也交到了一批朋友。賀知章、張旭、包融都和他關係不錯,他們寫詩、作文,郊遊、踏青,被世人號為“吳中四士”。

“大唐疆域如此廣大,我想去走走!”有一天,張若虛對來訪的包融說。

說走就走,張若虛打起揹包就出發了。

“九州道路無豺虎,遠行不勞吉日出。”在大唐的治下,根本不用擔心土匪、盜賊。

張若虛沿著長江往北走,訪武當、拜少林,直抵洛陽。

歷經五百年風吹雨打的白馬寺,依舊在挺立在那裡。十年寒窗苦讀的書生,在酒肆裡縱論天下、填詩作賦,準備來年三月的春闈。

“駕!駕!”一匹賓士的駿馬飛馳而過,差點撞到了正在失神的張若虛,嚇得他趕緊後退幾步,離開了這條寬闊的馬路。

聽旁邊的人說,那是河東裴氏的小娘子,跟博陵崔氏的小姐姐約好去城外踏青。剛才應該是耽誤時間了,這才匆匆忙忙的。

張若虛遠遠看去,裴家小娘穿著一身胡服,踩著馬鐙,一騎絕塵而去。“紫羅衫動柘枝來,帶垂鈿胯花腰重。”

大唐極重軍功,吸引著無數博學的才子也投身軍旅,渴望著一展身手,將來上明堂、拜天子,封妻廕子。

張若虛也來了,可是邊疆上並沒什麼事。因為唐太宗已經把該打的仗打完了,最近,將軍李靖李衛公以三千鐵騎雪夜戰可汗,執頡利可汗於馬下,將其帶回長安。還是唐太宗仁恕啊,面對這個異族君主居然沒有殺他,還把他養了起來。

西邊也沒戰事了,安西四鎮穩如泰山地盤踞在那裡,守護著大唐的西疆。

再後來,在李治和武則天的治理下,國家安定、人民富足,長安也開始了社會基礎建設,興建了大明宮、重新整修了長安城。

張若虛來到重整一新的長安城西北門,抬頭看了一眼:“開遠門”。城門旁邊還有一座碑,碑文表達了這樣的意思:“從這裡去大唐的最西邊,有九千九百里路,絕對沒有一萬里。”

嗯,居然沒有一萬里。

張若虛信步走去,來到一百多米寬的朱雀大街。

抬頭看,龍首原上坐落著巍峨的含元殿。張若虛遙想,此時皇帝和皇后正在那裡處理朝政、接見外賓吧?

聽說,裴行儉將軍得勝還朝了。他護送波斯王子泥涅師回國,不僅平息了叛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貞觀榮耀

陳叔摯

特工王妃:冷傲王爺腹黑妻

尛羽寶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