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從心來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63章 逍遙樓上望鄉關,穿越遇李白,樂從心來,免費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還有冉祖雍,他歷任中書舍人、刑部侍郎,在省裹暢懷飲酒,被御史彈劾,流放嶺南。

賜死的詔書送到徙所,大限已至,宋之問震驚流汗,往來徘徊,不肯自殺。

冉祖雍向使者請求說:“宋之問有妻有子,請讓他和家人訣別。”使者准許了,而宋之問驚悸惶恐竟然不能處理家事。

冉祖雍怒斥:“我和你都辜負國家應當死掉,為什麼還遲疑不決啊?”

於是,宋之問飲食沐浴後自盡。

宋之問這個被公認的“渣男”詩人,留下一地雞毛不堪往事的同時,也留下了文學價值很高的詩歌作品。

宋之問曾寫過一首《題張老松樹》的詩:“歲晚東巖下,周顧何悽惻。日落西山陰,眾草起寒色。中有喬松樹,使我長嘆息。百尺無寸枝,一生自孤直。”

“百尺無寸枝,一生自孤直。”這句讚揚松樹的詩與其卑劣的人格相比形成了一個巨大的反諷:誰能想到,此讚揚高潔風骨的詩句竟出自一個最沒有風骨的人身上。

文不如其人,文人無骨,在宋之問的身上體現得淋漓盡致。

宋之問一生蠅營狗苟,卻鼠目寸光,如同一個沒頭的蒼蠅一樣,看到誰得勢了便猛然撲將上去。

史載宋之問“偉儀貌,雄於辯”,就是這樣長得儀表堂堂,才華橫溢的人因為低劣的人品永遠地留在了史冊裡為後人所不齒、所唾棄。可悲可嘆!

宋之問的最大悲劇,就是他本不適合官場,卻偏要混跡於官場,他有一顆敏感的詩心,卻無政治的敏感,以致每次關鍵時刻,他都站錯了隊。

宋之問政治上無足稱道,品行也多有可譏,但卻是知名當世的詩人。由於宮廷詩人的侷限,代筆捉刀的束囿,志向理想的低淺,他的詩文不少是歌頌功德、粉飾太平、浮華空泛之作,但隨著顛簸人生,接觸社會,歷練生活,他也創作了一些好的作品,令人耳目一新。

宋之問在世時與沈佺期齊名,其詩多為應制之作,內容比較貧乏,但是流放途中作的一些詩有較充實的內容,在藝術形式上,宋之問的詩以屬對精密、音韻協調見長,大多詞采綺麗,對仗工整,對律詩體制的定型頗有影響。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穿越遇李白

樂從心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