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從心來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62章 但令歸有日,不敢恨長沙,穿越遇李白,樂從心來,免費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方辭國,停軺一望家。魂隨南翥鳥,淚盡北枝花。山雨初含霽,江雲欲變霞。但令歸有日,不敢恨長沙。”

度過大庾嶺,再南過端州時,看到杜審言、王無競等人題壁詩,卻沒有見到他們,宋之問悵然寫道:

“逐臣北地承嚴譴,謂到南中每相見。豈意南中歧路多,千山萬水分鄉縣。雲搖雨散各翻飛,海闊天長音信稀。處處山川同瘴癘,自憐能得幾人歸?”

個體生命的沉淪,真切悽慘的遭貶體驗,使得詩歌題材變了,再也不是昔日空洞的宮廷詩,其直傾胸臆、慷概述懷的詩句,已開盛唐吟詠性情之作的先風。

第一次貶謫給宋之問帶來的不僅是心靈的痛苦,對故鄉的強烈思念和對家人的擔憂更使他悽惶不安,不久他竟冒著危險偷偷潛回洛陽。

在途經襄陽時,宋之問寫下了令人讚歎的傑作《渡漢江》。

被貶到嶺南蠻荒之地,已經很悲苦了,何況又和家人音信隔絕,彼此都老未卜生死。這樣痛苦的日子,從冬天過到春天,真是漫長啊。

冬去春來,度日如年,如何捱過這漫長的時光?一字不說想念,卻字字流露出對家鄉和親人止不住的思念。

其實,宋之問因為是罪臣偷跑回來,那一句“近鄉情更怯,不敢問來人”中,他所怯的,其實是對於自身所為有沒有連累家人的擔憂。音書斷絕,訊息全無,他對於家鄉家人的境況一無所知,心中有鬼,自然害怕。

不管如何,能把真情實感說出來,詩意才真實可信,詩風也迴歸自然,一洗詩壇上生硬、板滯、豔麗的詩風。其清新流麗的風格預示了盛唐詩歌時代的到來。

偷回洛陽的宋之問,被好友張仲之收留,並藏匿於家中。令張仲之難以預料的是,他的這一善舉,竟是引狼入室。

當時,雖然武則天已死,但武姓殘餘勢力仍在,武三思等人依然聲勢顯赫,包括張仲之在內的一些朝廷大臣對此憤恨不已。

一天,張仲之正與人密謀殺掉武三思,宋之問聽到後立即派侄子前去告發,結果張仲之全家被殺。

宋之問這時的品性依然夠“渣”,他賣友求榮,依附武三思,不但其擅自逃回洛陽一事沒有被追究,反而被提拔為鴻臚主簿,後又改任考功員外郎。宋之問所作所為,為時人所不齒。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穿越遇李白

樂從心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