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從心來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68章 兩地江山萬餘裡,幾時重謁聖明君,穿越遇李白,樂從心來,免費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流放期間,曾經有過一次天下大赦,但沒有他沈佺期。

他痛哭之餘,寫下《赦到不得歸題江上石》一詩,其中最後一段寫:“翰墨思諸季,裁縫憶老妻。小兒應離褓,幼女未攀笄。夢蝶翻無定,蓍龜詎有倪。誰能竟此曲,曲盡氣酸嘶。”

沈佺期流放到驩州,是一個人去的,妻子兒女都不在身邊。這次打擊對沈佺期的影響還是很大的。

好在陪著他的,還有詩。沈佺期挺了過來。

這段時間內,沈佺期的作品不再是一團和氣,其中更多了些詩人的真實感情,這些作品也成為他作品中的上品之作。

沈佺期在寄給朋友杜審言的詩《遙同杜員外審言過嶺》中說:“天長地闊嶺頭分,去國離家見白雲。洛浦風光何所似,崇山瘴癘不堪聞。南浮漲海人何處,北望衡陽雁幾群。兩地江山萬餘里,何時重謁聖君。”

唐人好詩,多是征戍、遷謫、行旅、離別之作,往往能感動激發人意。

遭遇挫折後,沈佺期開始進行有限度的反思,仍堅韌地作好自己,寄情老莊、託意山水,“獨坐尋周易,清晨詠老莊”,坐禪悟道,“處俗勒宴坐,居貧業行壇”,傾向於佛教尋求心靈的安放,“欲究因緣理,聊寬放棄慚”,“吾從釋迦久,無上師涅盤。探道三十載,得道天南端。”

彼時中原盛行的是以神秀為代表的禪宗北宗,主張摒棄情慾、等級、生滅觀念,以達到本性圓明,即所謂“時時勤拂拭,莫使有塵埃”。沈佺期接受的正是這樣的觀念。

在驩州生活了一年多,神龍三年(707年),五十二歲的沈佺期終於接到了赦書。

沈佺期寫下《喜赦》詩曰:“去歲投荒客,今春肆眚歸。律通幽谷暖,盆舉太陽輝。喜氣迎冤氣,青衣報白衣。還將合浦葉,俱向洛城飛。”

沈佺期被召回長安,朝廷給他安排了個台州錄事參軍職務,但只是過渡性質,沒實際上任。

其實在驩州,沈佺期也就待了一年多,但從被誣下獄開始算,這囚徒一樣的日子足有四年。

此後,沈佺期面前是一條人生坦途:他很快被封為從六品的起居郎,這是個在朝堂上給皇帝言行做筆錄的活兒,是能親近天顏的清要官職。

後來,上官婉兒成立修文館,裡面的班底大多是原來的“珠英學士”,於是沈佺期也位列其中,和宋之問一樣,都是“直學士”。兩人又一起陪皇伴駕,四處寫應制詩了。

當時上官婉兒經常攛掇中宗四處宴遊,中宗喝得高興了,就開賽詩會。沈佺期等寫下了《奉和春日幸望春宮應制》《奉和立春遊苑迎春》《幸梨園亭觀打球應制》等一大堆詩。

有一天,中宗和眾位大臣喝得東倒西歪,大家唱《回波詞》一曲逗樂。這時居然有人公然嘲笑中宗怕老婆:“回波爾時栲栳,怕婦也是大好。外邊只有裴談,內裡無過李老。”裴談是當時的御史大夫,也是怕老婆出名的,被這樣打趣,中宗也不以為忤。

趁著沒上沒下的氣氛,沈佺期也靈機一動,乘機向皇帝要官:“回波爾時佺期,流向嶺外生歸。身名已蒙齒錄,袍笏未復牙緋。”

“牙緋”——五品以上才是“緋紅”色的官袍、象牙的笏板,而沈佺期是從六品起居郎,顯然沒資格穿用“牙緋”。在皇帝身邊就是“近水樓臺先得月”啊,中宗歷來心軟,一看老頭也不容易,心一軟就下了旨:賜沈佺期緋袍、魚袋,升職為正五品上的中書舍人。

時隔不久,又發生了中宗暴死、李隆基起兵殺死韋后等重大事件。由於沈佺期經歷過牢獄之災,諸事小心,這場大動盪絲毫沒有影響到他。沈佺期還是和上官婉兒、安樂公主她們保持著一定距離的。

先天元年(712年),宋之問被唐玄宗下詔處死,沈佺期卻升了官,成了從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穿越遇李白

樂從心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