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從心來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54章 石鏡掛遙月,香爐滅彩虹,穿越遇李白,樂從心來,免費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服還丹無世情,琴心三疊道初成。

遙見仙人彩雲裡,手把芙蓉朝玉京。

先期汗漫九垓上,願接盧敖遊太清。”

盧侍御虛舟就是盧虛舟,字幼真,范陽(今北京大興縣)人,唐肅宗時曾任殿中侍御史,曾與李白同遊廬山。

人們對於廬山的感觀,多是秀麗空靈,而李白用他寬廣的胸襟,給廬山注入了一股宏闊壯觀的氣象,這氣象包容萬物,延綿不絕。

正是這位過客給廬山寫下的五色斑斕的詩句,為廬山留下了瑰麗篇章,使秀麗的廬山從此有了蔚為壯觀的解讀和豐富內涵。

李白離開了廬山,但這裡人們始終沒有忘記著這位翩若驚鴻的詩人。五老峰下李白曾隱居的山谷被命名為青蓮谷,谷中有李太白書堂,明代還曾在附近建過青蓮寺。

今天,這些建築都隨著時間遠去,但他的偉大詩歌必然萬載流芳。有了那些雕刻在人們心中的名句,對於廬山來說,已經足夠了。

從廬山下來,李白返回章郡家中,與宗氏相聚。

乾元三年,史朝義殺死父親史思明,率兵向南騷亂。太尉李光弼率領百萬大軍,出鎮臨淮,抵抗史朝義。

李白請纓,冀申“一割之用”,“可惜半道病還”,只好在《聞李太尉大舉秦兵百萬出征東南懦夫請纓冀申一割之用半道病還留別金陵崔侍御十九韻》中感嘆:“天奪壯士心,長吁別吳京”“舊國見秋月,長江流寒聲。帝車信迴轉,河漢復縱橫。孤鳳向西海,飛鴻辭北溟。因之出寥廓,揮手謝公卿。”

上元二年(761年),李白沿長江東下金陵。春,流落江南金陵一帶,靠人賑濟為生。

五月,在遊涇縣時舊病復發,還,住在金陵。冬,到歷陽,赴宣城,去南陵,宿五松山。

在歷史上,論及與安徽關係的密切、影響的巨大、知名度高的詩人文學家,非李白莫屬。

李白在安徽留下了很多文化遺產。

李白在安徽東西南北各地遊歷中寫下了詩歌192首,文9篇,這個數量佔其一生創作總量近五分之一,遠遠多出他在他的家鄉蜀中以及另兩個寓居地安陸、兗州一帶所寫數量,也多出他在京洛、吳越、金陵、江夏一帶寫作數量。

這些詩文作品中有許多是名篇,如《望天門山》、《獨坐敬亭山》、《秋登宣城謝朓北樓》、《宣城謝朓樓餞別校書叔雲》、《贈汪倫》、《宿五松山下荀媼家》、《秋浦歌十七首》等,有很高的文學價值、歷史文化價值。

這些詩文是李白給予安徽一宗最豐厚的文化遺產,它們對安徽後來詩風文風的興盛起了極大的推動作用。李白題詠過的地方也吸引了很多文人墨客前來賞玩,如敬亭山、齊山、採石就成了三座詩山,其流風餘韻一直影響到今天。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貞觀榮耀

陳叔摯

特工王妃:冷傲王爺腹黑妻

尛羽寶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