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從心來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1章 曲項向天歌,穿越遇李白,樂從心來,免費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了一首《玩初月》,也是相當厲害:“忌滿光先缺,乘昏影暫流。既能明似鏡,何用曲如鉤。”

如果說《詠鵝》是小駱賓王孩童天性的自然流露,那麼這首《玩初月》就玩出了哲理和個性。

駱賓王約10歲的時候,父親被任命為青州博昌縣令,駱賓王隨父親遷居山東。從江南水鄉來到齊魯大地,一切都是那麼的陌生和新鮮。

作為儒家思想發源地的孔孟之鄉,自古人文鼎盛,名家輩出。父親為了給兒子實施嚴格的系統教育,一方面他親自督導,讓賓王繼續承接家學的傳統。另一方面,他又把賓王送進博昌縣學館,接受齊魯學風的薰陶。同時,他還讓兒子多方接觸當地的學界名流,使他在廣泛的交流切磋中,提高和深化自己的學識。

透過在博昌的多年苦讀,駱賓王已經從一個江南神童,成長為一名齊魯才子。他不僅學識淵博,而且賦詩作文,得到當地學人的交口稱讚。

駱賓王之父死於任所,駱賓王流寓博山,後移居兗州瑕丘縣,在貧困落拓的生活中度過了早年歲月。

(三)

駱賓王為了取得科舉考試資格,先是寫了一篇《上瑕丘韋明府啟》,其中這樣述道:

“諒以糟糠不贍,甘旨之養屢空;簞笥無資,朝夕之歡寧展……不揆雕朽之材,竊冀遷喬之路。輒期泛愛,輕用自媒。倘荊璞無致於見疑,夜光不逢於按劍,則沈骸九死,終望銜珠;殞首三泉,猶希結草。載塵肖矚,蹋影外慚。冒瀆威嚴,循心內駭。”

細細讀來,果真的是情深意切啊!將一個不幸少年貧窮無奈、亟需工作的情緒抒發地淋漓盡致。韋明府收到這封信後,不僅願意鼎力相助,還在“朋友圈”轉發,得到了另一位朋友郭贊府的聯薦。

隨後駱賓王如願以償地獲得了“鄉貢”資格,允許參加科舉考試。

641年,駱賓王參加了科舉。

初唐時期的科舉制度還不夠完善,更加註重門第關係。由於很多學子事前就透過各種關係鋪平了中舉的道路,而駱賓王卻不屑於使用這些歪門邪道,最終的結果就只能是名落孫山。

返回老家義務途中,駱賓王寫下《途中有懷》:“眷然懷楚奏,悵矣背秦關。涸鱗驚照轍,墜羽怯虛彎。素服三川化,烏裘十上還。莫言無皓齒,時俗薄朱顏。”我的才華跟美人一樣,皓齒朱顏,可你們眼瞎,偏偏看不見。

科舉無門之後,駱賓王開啟了漫長的求職生涯。唐高祖李淵的第十六子、道王李元慶非常欣賞他的才華,收他做門客,讓他炫耀展現一下才華以得到皇帝的重用,駱賓王卻在《自敘狀》中寫道:

“若乃脂韋其跡,乾沒其心;說己之長,言身之善;靦容冒進,貪祿要君;上以紊國家之大猷,下以瀆狷介之高節;此兇人以為恥,況吉士之為榮乎?”

大體意思就是說,自吹自擂地宣揚自己的優點和長處反而會讓自己背上了“冒進”、“貪祿”的罵名,違背了他做人的原則,堅決不幹。所以文章最後,他又寫道:“所以令炫其能,斯不奉命。謹狀。”

從《自敘狀》中可以看出駱賓王是一個極其清高、叛逆和耿直的人。

這種恃才傲物的文人作風,在官場上是很難立足的,不久,駱賓王就離開了李元慶,返回第二故鄉兗州,奉其母,過起了耕讀自娛的隱居生活。

駱賓王閒居兗州,前後一共12年。這是他一生中第一個創作高峰,為列名“四傑”奠定了基礎。最後幾年,由於生活艱難,加上母親和自己身體都不好,這種病困窮愁,反映在詩文中,顯得意蘊深厚,感情真切,具有極大的藝術感染力,博得時人的交口稱讚。

在這裡,駱賓王與宋之問相識,曾作《在兗州餞宋五之問》:

“淮沂泗水地,梁甫汶陽東。別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穿越遇李白

樂從心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