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從心來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41章 驚起復徘徊,穿越遇李白,樂從心來,免費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拿什麼抵禦寂寞與悲傷?!

韋應物給自己女兒選的夫婿當然是一流的人物。據記載,韋應物的女婿楊凌出身豪門,但卻敏而好學,為時人所重。後世柳宗元曾經誇讚道:“少以篇什著聲於時,其炳耀尤異之詞,諷誦於文人,盈滿於江湖,達於京師”。後來楊凌的兒子楊敬之更位居三品。

這門親事,無論怎麼說,韋應物都可以心安理得了。

作為父親,能為女兒做的,韋應物都做了。為人父母者,古今皆同。

隨後不久,韋應物去揚州述職,冬,罷刺史之職。這一年,他五十歲。

他搬離官署,在城外的西澗之濱築舍而居,生活陷入困頓,想回長安老家,卻苦於沒有川資。

“身多疾病思田裡,邑有流亡愧俸錢”,是詩人的自省,也是一個清廉自重的州官從政修為。“逐兔上坡崗,捕魚緣赤澗”,這對一個不事農桑的半百老人來說,已經不是一種消遣,而是生活所迫。

韋應物在滁州,有大半年閒居郊外,人與山水輝映,詩與草木同光。在這樣的時光裡,韋應物就像一葉泊在唐朝的孤舟,他的錨卻深紮在滁州的西澗,也深紮在中國歷史和文化的深處。

貞元元年(785年)秋,朝廷為韋應物加官朝散大夫,任江州刺史。

貞元二年(786年),韋應物作《春月觀省屬城,始憩東西林精舍》《登蒲塘驛沿路見泉谷村墅忽想京師舊居追懷昔》《自蒲塘驛回駕經歷山水》《郡內閒居》等詩。

貞元三年(787年),韋應物被封為扶風縣男爵,食邑三百戶,入朝為左司郎中。

韋應物做到了三品官,也有了封號,可這一切都已經與夫人元蘋沒有關係了。元蘋陪他走過了最為艱難的人生歲月,往後餘生,輝煌也好,落魄也罷,只能由他一個人享受和承擔了。

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語淚先流。沒有夫人元蘋的榮華富貴,實在是沒有什麼滋味。愛情就像梅花,只有經歷寒冬徹骨才能綻放出沁人心脾的香味。

可惜,韋應物的梅花,過早的凋謝了。在《送終》一詩中,韋應物痛不欲生:

“生平同此居,一旦異存亡。

斯須亦何益,終復委山岡。

行出國南門,南望鬱蒼蒼。

日入乃雲造,慟哭宿風霜。”

韋應物的《傷逝》詩,儘管沒有元稹《遣悲懷》那麼出名,但卻真真切切,任誰讀之都不免為之心動,為之心痛。

“染白一為黑,焚木盡成灰。念我室中人,逝去亦不回。結髮二十載,賓敬如始來。提攜屬時屯,契闊憂患災。柔素亮為表,禮章夙所該。仕公不及私,百事委令才。一旦入閨門,四屋滿塵埃。斯人既已矣,觸物但傷摧。單居移時節,泣涕撫嬰孩。知妄謂當遣,臨感要難裁。夢想忽如睹,驚起復徘徊。此心良無已,繞屋生蒿萊。”

陶淵明說,他人亦已歌,親戚或餘悲。但悲與悲也是不同的,韋應物的“驚起復徘徊”是真的悲到骨子裡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穿越遇李白

樂從心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