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從心來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48章 日照香爐生紫煙,穿越遇李白,樂從心來,免費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為何李白沒有譜牒文書呢?碑文中講“神龍初,潛還廣漢”,也就是說李白家族從中亞遷回,並沒有徵得政府的同意,屬於“偷渡者”。
因此,李白這麼一個家無“譜牒”,甚至連父親、祖父名字也說不清楚的人,是沒有資格參加科舉考試的。
退一步說,即便李白家有“譜牒”,他也沒有資格應試。大唐規定“工商之家,不得預於士。”商人家的孩子都不能入仕,也就別提科舉考試。而李白的父親就是一個商人。
不僅李白自己沒能參加科舉考試,甚至他的兒子和孫子也都沒能參加科舉。
李白在廬州只待了幾個月,年底返回金陵,但他和吳王李祗的關係一直維繫了很多年。直到八年後的安史之亂時,兩人再次相逢,李白還幫李祗寫過奏表。
天寶八載(749年),四十九歲的李白還金陵。天寶九載(750年)夏秋之間,李白曾往尋陽廬山。
我也同去,出發前我問李白:“太白先生,您那首望廬山瀑布的詩,後世流傳甚廣,可是作於此時?”
“未來人,那首詩作於二十四年前,我第一次遊廬山。”
原來,這是李白第二次遊廬山,距他首次來廬山已過了二十四年。
“太白先生,請給我講講第一次來廬山的事吧。”
於是,去廬山的路上,李白回憶起二十四年前的情境。
李白第一次登上廬山香爐峰,就被眼前美景所驚豔,並留下了《望廬山瀑布二首》千古絕句,特別是第二首七言絕句廣為流傳。
“日照香爐生紫煙,遙看瀑布掛前川。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
在這首詩裡,開篇就營造了一個夢境、仙境。李白在頭七個字裡對瀑布一字未提,只告訴人們,陽光照在香爐峰上,朦朧的紫色煙霧籠罩了整個世界,彷彿山峰真的就是香爐,雲霧就是香爐散出的輕煙。
由“遙看”領出的第二句,彷彿是一聲驚歎,不經意抬起頭來,壯觀的瀑布突然映入眼簾。“遙看”不僅將瀑布的空間感描寫了出來,也顯示了自然的偉岸和人的渺小。
在這兩句的鋪墊下,李白在最後兩句詩裡完全放飛了想象:“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將廬山瀑布的雄偉綺麗表達得淋漓盡致。
另一首《望廬山五老峰》,雖不比《望廬山瀑布》的知名度高,但也極有神韻。
“廬山東南五老峰,青天削出金芙蓉。九江秀色可攬結,吾將此地巢雲松。”
五老峰是廬山最高峰之一,也是廬山知名景點之一,因遠眺山峰形狀像五位老人並肩席坐而得名。
正因為五老峰奇形怪狀,容易激發想象力,這對於極富浪漫主義精神的詩人李白來說,無疑是一個激發詩意的意象。
“青天削出金芙蓉”一句,讓人不禁要問,青翠蔥蘢的五老峰怎麼會有“金芙蓉”呢?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