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從心來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40章 歲暮兵戈亂京國,穿越遇李白,樂從心來,免費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唐德宗原本可以藉助幾大忠於朝廷藩鎮節度使的力量,輕鬆平定成德、魏博、平盧、山南東道引發的“四鎮之亂”,可是他卻急於求成,想一口氣完成削藩大業,結果反而導致舊叛未平,新叛又起,險些釀成亡國慘劇。

真是福禍相依!安史之亂與建中之亂,竟都成了韋應物生命中重要的轉折點。

建中二年(781年)四月,韋應物擔任尚書比部員外郎。建中四年(783年)夏,四十八歲的韋應物因政績卓著,被擢升為滁州刺史。三年間,韋應物由正七品升到正四品。

長安到滁州兩千裡,勞途漫漫。

韋應物途經洛陽,作《寄大梁諸友》詩:“分竹守南譙,弭節過樑池。雄都眾君子,出餞擁河湄。燕謔始雲洽,方舟已解維。一為風水便,但見山川馳。昨日次睢陽,今夕宿符離。雲樹愴重疊,煙波念還期。相敦在勤事,海內方勞師。”

接著,韋應物由水路乘船,歷汴梁、睢陽、符離、盱眙,一路迤邐而來,到達滁州任職。這一年,他四十七歲。

秋冬之際,作《寄暢當(聞以子弟被召從軍)》詩:“寇賊起東山,英俊方未閒。聞君新應募,籍籍動京關。出身文翰場,高步不可攀。青袍未及解,白羽插腰間。昔為瓊樹枝,今有風霜顏。秋郊細柳道,走馬一夕還。丈夫當為國,破敵如摧山。何必事州府,坐使鬢毛斑。”

這兩首詩,都表達了英雄當有用武之地、為大唐建功立業的思想。

滁州上任伊始,韋應物為了體察民情,親自驅車踏遍了滁州地界內的山山水水,掌握了詳細的水文資料、風土民俗。

初到滁州的韋應物,寫下的幾首詩,都是對長安、親友的懷念。秋夜,月色,樓中,笛聲……這些是他詩句裡出現最多的意象,詩裡的滁州,不過是荒草蓁蓁、溪水恣肆,那時的琅琊也只是清榮峻茂,老樹寒煙。

此時正處建中之亂,韋應物牽掛自己的弟弟們,寫下七絕《寄諸弟》:“歲暮兵戈亂京國,帛書間道訪存亡。還信忽從天上落,唯知彼此淚千行。”又作五律《京師叛亂寄諸弟》,留下精彩詩句:“弱冠遭世難,二紀猶未平。羈離官遠郡,虎豹滿西京。”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穿越遇李白

樂從心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