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從心來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39章 微雨夜來過,不知春草生,穿越遇李白,樂從心來,免費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安史之亂期間,韋應物沒了收入來源,已經沒有皇家倚恃的他,還屢屢遭到他人的嘲笑欺辱。

這位素來輕狂傲慢的貴公子一下子就變得沉默起來,家裡經常無米下鍋,韋應物回家後甚至不敢正視家中的妻兒老小——他知道,好男人應當透過發奮向學而躋身仕途,如此才可以養家餬口、無愧親人。

這時候韋應物已經有了一位正室夫人元蘋,同樣是一位出身於貴仕高門的大家閨秀。

元蘋是北魏昭成皇帝之後。昭成皇帝是北魏開國皇帝拓跋珪之祖拓跋什翼犍,南朝十六國時期的鮮卑貴族。北魏自孝文帝拓跋宏於太和十八年自山西平城(大同)遷都洛陽後,於太和二十年詔令改漢姓元氏,代居洛陽,後世稱河南元氏。

元蘋之曾祖元延祚,中唐時任尚舍奉御,從五品。祖元平叔,官簡州別駕,從五品下,贈太子賓客。父元挹,官尚書吏部員外郎,從六品下。元蘋生於玄宗開元二十八年(740年)。

天寶十五載(756年),元蘋嫁給御前親衛韋應物,時十六歲。

元蘋父親的官職很高,雖然元蘋是在父母的安排下嫁給韋應物的,但她溫柔嫻淑、對人一向禮貌柔善,無論韋應物多麼任性跋扈、多麼落魄困窘,元蘋都願意支援鼓勵丈夫,堪稱賢妻。

在夫家淪入窘境之時,元蘋堅定地支援韋應物透過科舉考試來博取功名加身。

愛情的力量也讓韋應物覺醒,他開始奮發努力、晝夜苦讀。經過書香墨韻的浸染,韋應物從一個紈絝無賴逐漸變成了一個忠厚仁愛的儒者,並且還開始了詩歌創作。

廣德元年(763年),因詩歌才學名動京城,韋應物被授以洛陽丞的官職。

得知訊息後的元蘋喜極而泣,她拉著丈夫的手叮囑道:“為官一任,自當福祉一方,不要負了朝廷對你的信任、百姓對你的期許。”

戰亂中,洛陽曾經被安祿山的大軍攻破,曾經的一代名城現在已經是千倉百孔,滿目瘡痍。“畫閣朱樓盡相望,紅桃綠柳垂簷向”,如今只剩“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生長太平日,不知太平歡。今還洛陽中,感此方苦酸。

飲藥本攻病,毒腸翻自殘。王師涉河洛,玉石俱不完。

時節屢遷斥,山河長鬱盤。蕭條孤煙絕,日入空城寒。

蹇劣乏高步,緝遺守微官。西懷咸陽道,躑躅心不安。

在《廣德中洛陽作》詩中,韋應物為大唐遭遇的劫難感慨萬千。

面對這座城,韋應物心中的傷感或者悔恨一點兒也不比安史之亂髮生前少。

他曾在《金谷園歌》中寫道:“禍端一發埋恨長,百草無情春自綠。”哪裡埋下的禍端呢?又是何時埋下的呢?韋應物捫心自問。他沒有答案,百草無情春自綠,更是透露許多的無奈。

五十年後,詩人杜牧面對這滿院的綠草,又嘆道:“繁華事散逐香塵,流水無情草自春。”

此後的十多年,韋應物就這麼在洛陽與長安之間奔波,從洛陽丞開始,韋應物又相繼出任了多個地方的父母官。

賢惠的夫人元蘋總是默默地隨丈夫東奔西走,照顧好家庭內事,從不讓丈夫分心勞神,一心支援著韋應物為官理政。每到一個地方做地方官,韋應物都勤政恤民、兢兢業業,深受當地百姓的信賴和讚許。

元蘋與韋應物的感情在起起伏伏的生活中愈加濃郁。

然而,深情總是留不住。大曆十一年(776年)九月,元蘋在三十六歲那年身染重疾,最終因藥石無靈而病逝。這時距離她嫁給韋應物二十年。

“每望昏入門,寒席無主,手澤衣膩,尚識平生,香奩粉囊,猶置故處,器用百物,不忍複視。”

韋應物自己撰寫了夫人元蘋的墓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穿越遇李白

樂從心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