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從心來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38章 少事武皇帝,無賴恃恩私,穿越遇李白,樂從心來,免費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少時豪縱不羈,中年忠厚仁愛,晚年閒淡超脫。韋應物的一生,隨大唐的國運起伏。
韋氏家族乃當時豪門大戶。《舊唐書》中曾記載道:“議者雲自唐以來,氏族之盛,無逾於韋氏。其孝友詞學,承慶、嗣立力量;明於音律,則萬里為最;達於禮儀,則叔夏為最;史才博識,以述為最”。
適逢盛唐太平之世,又含著金鑰匙出生,少時的韋應物有些被寵壞。
史書雖然有為聖賢避諱的考究,但對於韋應物早年也不得不給出了“橫行鄉里,鄉人苦之”的八字評語。
天寶九載(750年),韋應物以門蔭補右千牛衛。
天寶十載(751年),韋應物被唐玄宗召進宮中,作為貼身侍衛,大約時年十五歲。所謂貼身侍衛不過是一個玩伴而已,就是陪李隆基陪楊玉環逗逗樂子罷了。
因為韋氏一族的忠誠和賢明,高大俊朗的韋應物迅速榮升為玄宗身邊級別最高的“親衛”,正式官名為“三衛郎宿衛宮禁”。
唐玄宗每每出門之時,身邊必帶之人除了楊貴妃,便是韋應物。
與君十五侍皇闈,曉拂爐煙上赤墀。
花開漢苑經過處,雪下驪山沐浴時。
近臣零落今猶在,仙駕飄颻不可期。
此日相逢思舊日,一杯成喜亦成悲。
韋應物的這首《燕李錄事》詩,記錄了當時的生活。
韋應物年紀輕輕就當上了皇帝的御前親衛,朝中大臣都要敬畏三分。
早晨,從香爐中散發出來的香菸,繚繞在宮殿前硃紅色的臺階上。御前親衛陪侍著皇帝登上九五尊位。聽著朝臣的山呼聲,韋應物真是志得意滿。
他曾經跟隨玄宗皇帝到過繁花似錦的皇家園林,也曾在下過雪的冬天侍奉皇帝到驪山的華清池沐浴。
即便在散朝之後,他也常伴在玄宗皇帝身側。
此時的為應付,沉浸在唐玄宗與楊玉環的歌舞昇平中,幻想著日子可以一直這麼下去。
少事武皇帝,無賴恃恩私。
身作裡中橫,家藏亡命兒。
朝持樗蒲局,暮竊東鄰姬。
司隸不敢捕,立在白玉墀。
驪山風雪夜,長楊羽獵時。
一字都不識,飲酒肆頑痴。
武皇昇仙去,憔悴被人欺。
讀書事已晚,把筆學題詩。
兩府始收跡,南宮謬見推。
非才果不容,出守撫煢嫠。
忽逢楊開府,論舊涕俱垂。
坐客何由識,惟有故人知。
建中四年(783年)夏,韋應物在赴任滁州刺史旅程中,遇到曾同為御前親衛的楊開府。開府是“開府儀同三司”的簡稱,等級從一品。但在當時楊開府只是文職散官的虛銜,並非真正做過從一品的職事官。
韋應物與楊開府談起往事,感慨萬千,於是,他寫下了這首五言古詩《逢楊開府》,記錄了自己少時的豪縱不羈。
本來,韋應物也可以把他年輕時的所作所為寫得非常浪漫(一擲千金的豪賭,與美女偷歡),十分風光(風雪夜中作為“武皇帝”侍衛的光榮,長楊圍獵時的豪氣)。
可是他沒有這樣寫,自暴其醜,把自己描寫成一個惡少,反省自己作奸犯科、無法無天、成為鄉里一霸的少年無賴生涯。他還寫到自己不識一字的愚拙,對往昔作了真誠的懺悔。
這首詩沒什麼晦澀難懂的地方,韋應物把自己的“罪狀”全交代了出來:仗著皇帝的恩寵橫行鄉里、魚肉鄉民、私藏亡命狂徒、調戲民間女子、飲酒無度、聚眾擺賭局,連官府也不敢拿他怎麼樣。
這個少年韋應物的形象,與人們一般所知道的,或者從其詩歌裡看到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