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從心來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3章 駱賓王的千古之謎,穿越遇李白,樂從心來,免費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反覆吟思,覺得老僧所贈聯實為全詩警策。次日一早,宋之問再去拜訪,老僧已不見蹤影。詢問寺僧,原來續詩者就是大名鼎鼎的駱賓王!
這個傳說為後人廣泛採納,晁公武的《郡齋讀書記》、尤袤的《唐詩紀事》、辛文房的《唐才子傳》都持此論。胡應麟、吳之器、陳熙晉等人,為駱賓王作傳時,也都引用了這則故事。
當然,駱賓王逃亡到靈隱寺為僧只是個傳說,並沒有史實支援。
誰也不知道駱賓王去了哪裡,他帶著自己一生的光彩飄然而去,留給世人無限的遐想。
駱賓王在中國文學史上的地位極高,與王勃、楊炯、盧照鄰三人一起被並稱為“初唐四傑”。駱賓王是這四人中年齡最大、經歷最豐富、也是詩文最多的,其《帝京篇》《為徐敬業討武曌檄》《在獄詠蟬》等詩文是中國文學史上的傑作,他用自己的叛逆和耿直構造了屬於他自己的詩和遠方。
也正是駱賓王等四人的橫空出世,才使得唐朝的文學界突破了宮體詩的界限,詩的主題更加廣闊、更加貼近百姓和現實,從市井生活延伸到了邊塞的苦寒之地。
也因為初唐四傑的努力,才開啟了長達兩百年的唐詩繁榮景象,李白、杜甫、王維、孟浩然、李商隱、杜牧等人都是站在他們的肩膀上攀登到更高的山峰。
令人唏噓的是,“初唐四傑”居然都經歷了坎坷悲慘的人生和結局。難道真的是天妒英才?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