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蘭Y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4章 墨子·七患,俠影美顏,德蘭Y,免費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亦稱稍食,賜谷,供給。[12]徹鼎食五分之三:“三”原作“五”。從孫詒讓校改。這句是說,人君撤去食物三鼎,唯食兩鼎。徹(徹),通“撤”。下文“徹縣”“徹”字同。鼎食,食物盛之於鼎。[13]徹縣:即撤懸,指撤去樂器鐘磬之屬。縣,通懸。懸,懸掛,此處指懸掛於架木上的鐘磬。[14]學:學宮,學校。[15]君朝之衣不革制:是說天子、諸侯入朝禮服(天子皮弁服,諸侯冠弁服)不更製作。革,更,改。[16]雍:通“饔”。饔,熟食。[17]驂騑(cān fēi):駟馬之車在旁的二馬。古人車駕四馬,夾轅二馬,謂之服。其外二馬,謂之驂。騑,義同“驂”。[18]塗不芸:道路不除草(不修治)。芸,即《論語·微子》:“植其杖而芸之”之“芸”,通“耘”。耘,除草。[19]此告不足之至也:是說凡此都是告知官吏百姓,國家穀物匱乏已達極點。
原邊注:
此章論述五穀關係國計民生,如逢兇飢之歲,朝野上下皆須節省用度,以過難關。
3.今有負其子而汲者[1],隊其子於井中[2],其母必從而道之[3]。今歲凶、民飢、道餓,此疚重於隊其子[4],其可無察邪?故時年歲善,則民仁且良;時年歲凶,則民吝且惡[5]。夫民何常此之有[6]?為者寡(疾)[7],食者眾,則歲無豐。故曰:“財不足則反之時[8],食不足則反之用。”故先民以時生財,固本而用財[9],則財足。故雖上世之聖王,豈能使五穀常收,而旱水不至哉?然而無凍餓之民者,何也?其力時急[10],而自養儉也。故《夏書》曰“禹七年水”,《殷書》曰“湯五年旱”,此其離兇餓甚矣[11]。然而民不凍餓者,何也?其生財密,其用之節也[12]。
註釋:
[1]負:背,揹負。汲,汲水,取水於井。[2]隊(隊):即“墜”。隊、墜古今字。“墜”,墮,墜落。下文“此疚重於隊其子”,“隊”字同。[3]其母必從而道之:是說他的母親必定設法引導他,從而將他救出。道,通“導”。導,引導。[4]此疚重於隊其子:原作“重其子此疚於隊”。從王引之校改。這句是說,這些苦難(歲凶、民飢、道餓)重於汲母墜子於井的傷痛。疚,病,傷,痛苦。[5]吝:吝嗇,貪吝。[6]何常此之有:是說為什麼常常會有這類情況呢?此之有,即“有此”,古代漢語賓語前置又加代詞“之”加以復指的用例。[7]為者寡:原作“為者疾”。從俞樾校改。陸穩本、唐堯臣本正作“為者寡”。《貴義》:“食者眾而耕者寡”,與此處“為者寡,食者眾”義同。[8]財不足則反之時:是說財用匱乏則應反思農作是否違天時(以致不得足收)。時,天時,時節,得時。[9]本:指農事,農桑。古時經濟運轉恆以農桑為本,而工商為末。[10]力時急:是說專力把握農時而抓緊勞作。[11]此其離兇餓甚矣:是說這表示他們遭受凶荒飢餓十分嚴重。離,罹,遭。下文“故國離寇敵則傷”,“離”字同。[12]其生財密:以下兩句是說,因為他們開闢財源很密集,而消費又很節儉。
原邊注:
本章論述“財不足則反之時,食不足則反之用”之理,強調必須固本節用,方可抵禦旱水災害,避免凍餓禍患。
“其生財密,其用之節”兩句,道出墨家“節用”包括開源和節流兩個方面,而非只是注重儉用之一偏。
4.故倉無備粟,不可以待兇飢[1]。庫無備兵[2],雖有義不能徵無義。城郭不備全,不可以自守。心無備慮,不可以應卒[3]。是若慶忌無去之心,不能輕出[4]。夫桀無待湯之備,故放[5];紂無待武之備,故殺。桀紂貴為天子,富有天下,然而皆滅亡於百里之君者[6],何也?有富貴而不為備也。故備者國之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