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蘭Y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3章 韓愈·諱辯,俠影美顏,德蘭Y,免費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王、武王的名,孔子講話不諱母親的名,曾參講話不諱父親的名,他們都是聖人賢人。韓愈進一步發問:“周之時有騏期,漢之時有杜度,此其子宜如何諱?將諱其嫌,遂諱其姓乎?將不諱其嫌者乎?”這又是一個使反對者無以回答的問題,這也揭露了避諱制度的可笑與不合理。你們這些人不是口口聲聲要孝於父母、效法聖賢嗎?“凡事父母,得如曾參可以無譏矣;作人得如周公、孔子,亦可以止矣。今世之士,不務行曾參、周公、孔子之行,而諱親之名則務勝於曾參、周公、孔子,亦見其惑也!”這一反駁,真是厲害極了,一語中的,剝開了反對者假道學、偽君子的真面目。至此李賀舉進士之不容非議,完全合乎聖賢之道,這道理是明明白白的了。
宋代謝枋得曾評論這篇文章說:“理強氣直,意高辭嚴。最不可及者,有道理可以折服人,全不直說破,盡是設疑,佯為兩可之辭,待智者自擇,此別是一樣文法。”(《文章軌範》卷二)這是文論家從文章軌範角度的看法。我們可以看得更廣闊一些。
首先,我們可以看到這篇文章的戰鬥性是很強的。韓愈所面對的是一群人,而不是單一某個人;是一股頑固勢力,而不是個別的流言蜚語。這群人,這股勢力,因循守舊,嫉賢害能,但又貌似公正,遵紀守法。同他們作鬥爭,筆鋒要像匕首般犀利,層層剖析,剝開他們的畫皮,使其無從遁形。韓愈本人是儒家正統的衛道士,但他對於假道學、偽君子之流假借道學之名推行的不合理制度,則嫉之如仇,堅決抵制。我看近代雜文的傳統,儘可上溯到韓愈。而《諱辯》,就是韓愈雜文的代表作。
其次,《諱辯》所批評的雖是唐朝當時的社會現象,但對後世的社會仍有其現實意義。《諱辯》所批評的那些可笑的、荒謬的、不合理的避諱現象,後世不僅沒有消除,反而變本加厲,成為套在人民頸上的沉重枷鎖。明太祖朱元璋當皇帝前做過和尚、做過盜賊,所以臣下奏章只要犯了和尚(僧)或盜賊的嫌名,以為就是罵他,立即賜死。辛亥革命以後,帝王沒有了,避諱轉換了形式,變成各式各樣的禁忌。例如十年浩劫中,這也不能說,那也不許說,真話只能悶在肚裡,或者繞著彎子說,等等,等等。這些,假如讀讀《諱辯》,就會恍然古人的作品為什麼流傳至今尚有生命力,讓人讀之如新,其原因或許就在這裡吧。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