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蘭Y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4章 遊天台山賦並序,俠影美顏,德蘭Y,免費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名。”[93]三幡:佛經語,指色、空、觀。此句說使色、空、觀消而為一,同歸於“無”。[94]“恣語”二句:意謂盡情談論樂而終日,與整天默然不語一樣。此語由《莊子·寓言》:“言無言,終身言未嘗言”化出。[95]“渾永珍”二句:意謂渾齊萬物而以玄冥觀之,不知不覺地兀然與自然合為一體。

賞析:

自班彪作《覽海賦》,班固作《終南山賦》,張衡作《溫泉賦》以後,山水賦逐漸超越苑囿大賦的藩籬而走上獨立發展的道路。魏晉以後,隨著山水詩的興起,山水賦也有新的開拓,名山勝水越來越多地成為作家摹寫的物件。孫綽這篇賦即為寫天台山的第一篇散文名作。

天台山是我國佛教天台宗的發源地,也是道教的洞天福地之一。早在東漢時期,天台山即以靈異聞名於世。劉義慶《幽明錄》所描述的劉(晨)阮(肇)入天台山採藥遇仙女故事,便是古代詩人津津樂道的一個神奇傳說。在孫綽生活的東晉初期,天台山已遍佈道宮梵宇,更增添了神秘色彩,成為四方香客朝奉聖地和玄學名士嚮往的幽奧之區。這篇賦所寫的天台景色,正是按照玄學名士心目中的神山形象進行描述的,是被理想化、神化了的。關於此賦的創作緣起和時間,《洞天福地嶽瀆名山記》說孫綽“為永嘉太守,意將解印以向幽寂,聞天台神秀,可以長往,因使圖其狀,遙為之賦”。以此參驗賦前序文,可知其當時已有“方解纓絡,永託茲嶺”的願望,觀畫之後,更為天台山的神美景色所吸引,於是馳神運思,晝詠宵興,俯仰之間,如兩次登覽。他吟想之至,奮藻散懷,寫成這篇觀畫神遊的名作。

由於受正始玄風影響,東晉的山水賦也和山水詩一樣,帶有濃厚的玄學色彩。如劉勰《文心雕龍》所說:“江左篇制,溺乎玄風”(《明詩》),“詩必柱下之旨歸,賦乃漆園之義疏”(《時序》)。而玄學又是與佛教合流的,以玄理作賦,往往釋道相雜,仙佛並存,這在《遊天台山賦》中也有鮮明的反映。孫綽是“少慕老莊之道”的玄言詩人,也是好講佛理的佛乘文人,曾作《道賢論》以論天竺七僧,方竹林七賢;又作《喻道論》調和儒佛,說“周孔即佛”。他在這篇賦中所採取的以玄理結合佛教哲學描摹山水的寫法,不僅是他個人創作的思想傾向,而且典型地反映了東晉玄學家共有的創作趨向。

在作者筆下,天台山是一座耀動著佛光仙影的神山仙都。為突出天台山的神秘靈異,賦中以佛老思想解釋它的非凡來歷並竭力以誇張之筆渲染其神美景色。這樣寫,固然在於抒發對山水自然美的酷愛與追求,希望“永一日之足,當百年之溢”;更重要的是借神化山景、神遊天台來宣揚求仙悟道,解脫人生苦悶,故在景物描寫中夾雜著許多佛道哲理和神蹟仙蹤的內容。所謂自然妙有、出有入無、象外之說、無生之篇、遣有不盡、涉無有間、色空合跡、即有得玄以及羽人、二老、王喬、應真、天宗、通仙、丹丘、福庭、玉膏、華池等等,都與釋道、仙佛相關。其中所說的“有”與“無”,作為哲學本體論的兩個重要論題,是釋道兩家熱烈討論的焦點。《老子》雲:“有生於無”,“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釋曇濟《六家七宗論》說:“夫冥造之前,廓然而已。至於元氣陶化,則群象稟形……由此而言,無在元化之先,空為眾形之始,故稱本無。”都以“無”為宇宙的原始,由無而生有,化生萬物,則謂之“妙有”。孫綽正是由釋道的有無之說出發,去探求人生乃至宇宙的真義的,故文章開篇便說:“太虛遼廓而無閡,運自然之妙有,融而為川瀆,結而為山阜。嗟臺嶽之所奇挺,實神明之所扶持。”天台山由元氣運化而成,妙造自然,為神明所佑護,故而為“山嶽之神秀者”,“其峻極之狀,嘉祥之美,窮山海之瓌富,盡人神之壯麗矣”。它立於冥奧幽迥之境,坐落於山川靈秀的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武俠小說相關閱讀More+

紅羅血影

文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