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蘭Y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38章 李夫人賦,俠影美顏,德蘭Y,免費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哽咽。[22]“向不虛應”兩句:意謂,音響隨聲,必有回應,而今涕泣只有自己,而逝者不復知覺。向,通“響”。[23]“嫶妍太息”兩句:《漢書·外戚傳》:“初,李夫人病篤,上自臨候之,夫人蒙被謝王:‘妾久寢病,形貌毀壞,不可以見帝,願以王(其子昌邑哀王)及兄弟為託。’……上覆言欲必見之,夫人遂轉鄉歔欷而不復言。”此言李夫人面容憔悴,嘆息不願見武帝,而帝哀憐其子幼且孤。嫶(jiāo焦)妍,憔悴。[24]“懰慄不言”兩句:意思是李夫人依恃平日武帝的恩寵,知其一定為之感念,而悲愴不語。{懰}慄(liu li劉力),憂傷,悲愴。[25]“仁者不誓”兩句:指仁人一般行施恩惠尚且不以為是在行惠,何必對待親人施仁要信誓旦旦一番呢?形容仁者為親施加恩惠,義無反顧。[26]“既往不來”兩句:大致意謂死者一去不返,生者對其情意發誓不忘。[27]“去彼昭昭”兩句:昭昭,光明,指陽間。冥冥,昏暗,指陰間。
賞析:
讓一位冠冕堂皇的皇帝,放下架子,為一個逝去的人大抒哀情,尤其是被悼念者身分微賤,大概是有失於帝王氣度的。然而也並非絕對如此。開啟記載兩千年前漢代史實的班固《漢書》,在《外戚傳》中保留漢武帝劉徹為追悼姬妾李夫人所作的一篇賦文,卻是一個比較特殊的例子。據史書,漢武帝因“思念李夫人不已”,“又自為作賦,以傷悼夫人”。
一篇優秀的悼文,要能真正打動讀者的心靈,關鍵在於作者所傾注的內心真情實感。這篇賦文的一個主要特點,即在於作者緊緊圍繞真情的暢發而展開。在情的構造中,又融合作者思念、幻想、追敘、痛悼等多角度的情緒轉換層次,突出情體流轉、豐滿的特點,使賦文顯得感情起伏,一波三折。賦起首便描述李夫人嬌美超俗的形象,纖弱而修長的玉體,顯得分外婀娜多姿,楚楚動人,然而紅顏薄命,美麗的佳人過早地隕落黃泉,自然引出賦作者為之思念不已的起因和情感迴盪的波瀾。
武帝與李夫人之間,有一段不同尋常的故事。李夫人本是一位出身微細的樂伎,因妙麗善舞而博得武帝的歡心,大受恩寵,結果少而早逝。為之痛惜愛憐不已的武帝,竟然叫人畫成李夫人的遺像,掛在當時的甘泉宮,日夜思逐。又聽說一位齊人方士有招致死者靈魂的一套方術,於是在夜晚張燈設燭,架起帷帳,擺好供品。方士的招術生靈,結果武帝隔著圍成的幕帳,遠遠望見李夫人端坐和款步的動人倩影,但卻不能趨近詳視,因而越發相思悲感。這也就是如賦中所描繪的“飾新宮以延貯兮,泯不歸乎故鄉”,翹首急切地盼望魂靈的到來,可是魂靈最終還是寂滅而一去不復返。
當一個人處於一種意外的沉痛中時,他的思緒或許會隨著情感的波動而不可自控。這樣我們也就不難理解,在痛苦的思念和嘆息中,哀悼者逐漸展開他對逝者地獄情形的一陣幻想。這,又自然承上推出賦作者第二層的情感波折。那是怎樣的一番情景呢?悽慘、陰森的地獄充滿荒涼和蕪穢,而心目中的那位美豔早夭的佳人,孑然一身,獨自處在幽暗的墓穴,傷心之極,在孤寂和淒涼中,度過一個又一個永遠不見一絲陽光的漫漫長夜。而這番慘不忍睹的景象,又是透過作者兩下相通的哀思的傾吐,不斷加以烘托和映襯。作者在賦中接著寫到自己身處蕭瑟秋風之中而慘痛落淚,看到桂枝芳華的凋落,又情不自禁地聯想到李夫人芳年早逝,以至於落得孤獨無伴,只有纏綿不斷的絲絲思緒,飛向遙遠的地獄之門。這割不斷的哀情,無疑更襯托出佳人殞命,“託沈陰以壙久”那種人世陰間相隔的殘酷無情。
按照人的心理常態,對逝主的真切追悼和緬懷,同時說明逝主在悼者心中佔據著相當重要和牢固的情感地位,以至於不可磨滅。無以例外,在這樣的心理基礎之上,作者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