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蘭Y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23章 尚書·商書·湯誓,俠影美顏,德蘭Y,免費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作者:【先秦】佚名
王曰:“格,爾眾庶!悉聽朕言。非臺小子敢行稱亂[1],有夏多罪[2],天命殛之[3]。今爾有眾,汝曰:‘我後不恤我眾,舍我穡事而割正夏[4]?’予惟聞汝眾言,夏氏有罪,予畏上帝,不敢不正。今汝其曰[5]:‘夏罪其如臺[6]?’夏王率遏眾力[7],率割夏邑[8]。有眾率怠弗協[9],曰:‘時日曷喪?予及汝皆亡。’夏德若茲,今朕必往。
註釋:
[1]臺(yi):我。小子:天子及諸侯的謙稱,甲骨文已見。稱亂:發動叛亂。孔傳:“稱,舉也。舉亂,以諸侯伐天子。”[2]有夏:附音詞,即夏國。下文“有眾”也是附音詞,即眾人。[3]殛:誅殺。[4]穡事:農事。割:通“害”,“害”又通“曷”,為什麼。正:通“徵”,征伐。[5]其:語氣副詞,表示推測語氣。《經傳釋詞》:“其,猶‘殆’也。”可譯為“大概”“可能”。[6]其:語氣副詞,表示反詰語氣。《詞詮》:“其,反詰副詞,豈也。‘其’‘豈’音近,古文二字互通。”可譯為“究竟”。如臺(yi):如何。[7]夏王:指夏桀,姒姓,名履癸,禹的第十四代孫,夏代最後一個君主。率:語氣助詞,無義。《經傳釋詞》:“家大人曰:率,語助也。《文選·江賦》注引《韓詩章句》:‘聿,辭也。’‘聿’與‘率’聲近而義同。《書·湯誓》曰:‘夏王率遏眾力,率割夏邑。有眾率怠弗協。’……以上諸‘率’字,皆語助耳。”遏:通“竭”,盡。[8]割:侵奪、殘害。[9]協:服從,順從。《爾雅·釋詁》:“協,服也。”邢昺疏:“協者,和合而服也。”
第一段,說明興師伐桀的緣由。
“爾尚輔予一人[1],致天之罰[2],予其大賚汝[3]!爾無不信,朕不食言[4]。爾不從誓言,予則孥戮汝[5],罔有攸赦[6]。”
註釋:
[1]尚:語氣副詞,表祈使語氣。可譯為“要”“希望”之類。[2]致:通“至”。《禮記·樂記》注:“至,行也。”[3]其:將。賚(lài):賞賜。[4]食言:偽言,說假話。《爾雅·釋詁》:“食,偽也。”[5]予則孥戮汝:句式同《甘誓》“予則孥戮汝”,見《甘誓》註釋。[6]攸:句中語氣助詞,《詞詮》:“語中助詞,無義。”
第二段,宣佈賞罰措施。
點評:
湯名履,又稱天乙,商王朝的開國君王。商的始祖是契,契是舜的司徒,掌教化。湯為契的十四代孫。從契到湯,商已經發展成為黃河下游一個強大的奴隸制諸侯國。夏桀荒淫暴虐,天下分崩離析,諸侯互相侵伐,商湯趁機消滅了夏的許多屬國。在消滅夏最後一個諸侯國昆吾以後,《湯誓序》記載:“伊尹相湯伐桀,升自陑,遂與桀戰於鳴條之野。”最終打敗夏桀,奪得帝位,將祖先的封地商作為新王國的名號。
《湯誓》是湯出師伐桀前的誓師詞。湯伐桀以前,商的軍民不願征戰。湯於是在都城亳曉喻民眾興師伐桀的道理。
湯是桀的諸侯,湯伐桀是犯上作亂。湯也知道自己有原罪,如何擺脫原罪,如何說服軍民同仇敵愾,湯展示了一個傑出政治家非凡的政治策略和高超的演說技巧。他首先做出謙卑的姿態,申明“非臺小子敢行稱亂”。然後再三強調伐夏乃代行天意:一說“天命殛之”,滅夏不是自己的打算;二說“予畏上帝”,自己不得不遵循上帝的命令;三說“致天之罰”,講明罰桀的是天,他只是中介。天命難違,決心已定,義無返顧。最後信誓旦旦,威逼利誘。這樣先退後進,先抑後揚,環環緊扣,步步深入,是為解除民眾疑慮。湯成功地讓人們相信伐桀是上天的意旨,是具有合法性的正義戰爭,人們應該追隨商湯,同仇敵愾。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