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三問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二一〇章 格物致知,宋王,尹三問,免費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人所需要的就是良知的選擇。

如何才能保持善的良知呢?唯有格物致知,也就是靠實踐來體會,在實踐中不斷自我反省,自我完善,從而做到知行合一。在不斷的格物致知中,尋找方法解決問題,並且做到致良知。我們還需要在乎什麼天理?在乎什麼人慾嗎?”

說完之後,大堂上頓時一片寂靜,鴉雀無聲,可以說是落針可聞。眾人全部被林昭的言語給震驚了,看似樸實無華的語句,似乎說出了一個很深奧的道理。

林昭所言與二程兄弟的觀點似乎是殊途同歸,但明顯能從其中發現些許的差異。其實不管是氣還是理,甚至是林昭所言的心,本身所言闡述的東西差別並不是那麼大。但是他們只是不斷強調所為天理與人慾,用一種理論或者規則卻約束人心,終究還是停留在了被動的規則上。

但是林昭呢?沒有提出任何的約束,而是找到了一個很好的解決辦法。格物致知,透過實踐與自省的方式,來不斷提升自己,是一種主動完善與提升的行動,隱約之間似乎略微高出那麼一籌!更為重要的是,這是一種主動面對問題,並且解決問題的方式。

不管什麼時候,提出一個問題很容易,但是解決一個問題並不容易!

邵雍、張載與司馬光很震驚,二程兄弟則不覺有些黯然,本來不成體系的一些想法,瞬間就有些凌亂,甚至有那麼一絲不自信。林昭這個所謂的“心”與格物致知,著實帶給他們不小的衝擊。

他們不會想到,作為發言者的林昭,到現在腦袋還是一片混亂,甚至不知道剛才究竟說些什麼?他只是將自己能記起來的東西堆砌,用看起來條理清晰的方式講出來,而實際上卻是一片混沌。

林昭呆呆地看著眼前眾人,沒有一點反應?這是個什麼情況?莫非說錯了不該說的話?心中難免忐忑!早知道就扯這些稀裡糊塗的東西了,以至於如此尷尬!

沒想到就在這個時候,邵雍突然笑了,作為主人,他第一個打破了眼前尷尬而詭異的局面。

“東陽啊,沒看出來你的學問深入,如此有見地!”邵雍讚歎不已,林昭的想法讓人很震驚,弱冠之年便有這樣的見地當真難能可貴。

林昭放下心來,知道稀裡糊塗的裝逼,算是成功了,搖頭道:“哪裡,只是小子平曰裡讀書做事的一些粗淺想法,若是有不對的地方,還請諸位指正。”

司馬光隱約似乎明白了,林昭何以能在如此年紀,表現的如此出色。很大原因就是他這個看似樸實無華,卻又很有道理思想。

只要於國於民有利,去做就是了,這是他告訴林昭的,又何嘗不是林昭自己的想法呢?突然之間,司馬光內心之中似乎被觸動了。只要於國於民有利,何必非要去計較的那麼清楚呢?格物致知,也許私慾是可以轉化為良知的……

一時間,司馬學士似乎想通了什麼……(未完待續。)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