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三問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一八三章 青苗利弊,宋王,尹三問,免費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但是這個王朝雲還小,也並非風塵女子,還是有些差別的。這種事情著實不敢確定,既然相見,只能說是偶然了。世界就是這樣奇妙,有些事情就是那麼湊巧,這樣讓人意想不到,可是冥冥之中自有天意……興許王朝雲與蘇軾之間跨越年齡,相互心有靈犀的戀情從這時候就註定了罷了!

可是林昭卻忘記了一件事,那就是歷史終究是在變化的,每一個人,每一個細小的動作或者行為都有可能導致變法發生,尤其是穿越者。

蘇軾上任杭州的時間已經發生改變,王閏之遇到王朝雲的時間也已經發生改變,那麼後面的情況會不會也跟著發生變法?又是怎樣的變化呢?

西湖邊的事情算是個小插曲,並沒有人在意。當晚回到縣衙之後,林昭又與沐思虹好好恩愛纏綿一番,郎情妾意,好不暢快。

~~~~~~~~~~~~~~~~~~~~~~~~~~~~~~~~~~~~~~~~~~~~~~~~~就這樣,熙寧三年的正旦新年節曰算是過完了。

官員們的假期算是完了,不管這個新年過的好不好,又要開始一年忙忙碌碌的政務工作了。

朝廷一系列的排程與詔書逐漸傳達到了各地,因為韓琦上書反對,皇帝趙頊認為制置三司條例司與三司之能重合,沒有存在的必要姓,隨即下詔廢除。

當很多人認為是官家對變法產生動搖的時候。趙頊立即來了一個大轉折,冊封參知政事王安石為宰相。

宰相可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官員,地位與權力極大。不管別人怎麼看,在皇帝趙頊眼裡,王安石為宰相可以說是實至名歸。更為重要的是,因為制置三司條例司不存在了,變法缺乏一個整體的領導機構。

皇帝趙頊思來想去很久,決定將整個大宋朝全部變成改革變法機構,首先便是人員安排,不至於那麼隱晦,不至於涇渭分明。

於是乎宰相王安石就成為這個引導者,整個大宋朝的各個機構都就將有義務為改革變法服務。

遠在杭州的林昭看得出來,這是皇帝趙頊對於王安石的一種補償,準確的說是對所有變法派官員的一種補償。雖說機構不在了,但他們依舊會堅持做事情,堅持擁護物件,只要王相公沒有倒下就是了。

現在王安石為宰相了,這個訊號足夠明顯,好革變法得意迅速推行。皇帝已經不滿足與原來只在幾個地區試行青苗法這麼簡單,畢竟這樣還要耽誤一年的時間,可以說是浪費時間。

趙頊覺得青苗法試行的已經差不多了,雖然中間出了一點小問題,但是並不影響大局。所以決定,增加青苗法的推廣地區,希望能夠取得更為明顯的效果。於是在整個兩浙路也成為青苗法的試驗田,規模從原來的錢塘與餘杭兩個縣,擴大到了兩浙路的全境。

皇帝趙頊專門給林昭送來訊息,讓他儘快著手推行青苗法,這讓林昭有些惶恐,有些著急。

於是乎林昭及時找到了於玄,幫助立即理清楚青苗法推行的內容與方式,以及相關問題的對策和相關事情的安排。

“公子,所謂青苗法……”於玄解釋道:“凡州縣各等民戶,在每年夏秋兩收前,可到當地官府借貸現錢或糧谷,以補助耕作。借戶貧富搭配,十人為保,互相檢查。貸款數額依各戶資產分五等,一等戶每次可借十五貫,末等戶一貫。當年借款隨春秋兩稅歸還,每期取息2分。朝廷最重要的規定便是這樣!”

“對此,你有什麼看法,或者說參透出什麼注意事項沒有?”許久之前,林昭便佈置給於玄一樣人物。就是讓懂的理財與律法之學的於玄仔細研究青苗法,分析利弊,從中發現問題,尤其是具體執行過程中的問題。

林昭前世雖然對青苗法不是特別瞭解的,但他知道一點,王安石變法的很多內容其實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