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三問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一九七章 潛龍在淵,宋王,尹三問,免費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古代歷史上,各朝代都有精通易學,善於推演天命,洞察世事的傳奇人物。比如漢之許負、唐之袁天罡、李淳風、明之劉伯溫等。
宋朝也不例外,也有兩位高人,一個是睡神仙陳摶老祖,另外一位就是邵雍大師了!
相比之下,陳摶老祖的神話色彩比較濃,而邵雍則是一位不折不扣的易學大師,在仁宗到神宗年間可以說是名動天下,敬仰者無數!
邵雍,字堯夫,范陽人,幼隨父遷共城,少有志,讀書蘇門山百源上。邵雍少時刻苦自學,博覽群書。史稱:“自雄其才,慷慨欲樹功名。於書無所不讀,始為學,即堅苦刻厲,寒不爐,暑不扇,夜不就席者數年。
正是因為這段經歷,使得邵雍才學出眾,儼然有大儒潛質。尤其精通於哲學與易學,觀星占卜之術自然也多有涉獵,而且水準還相當之高。
要說邵雍是個算命先生也說得過去,但這位算命的精準程度和層次可不是一般人能比的。
邵雍一生不求功名,過著隱逸的生活。仁宗嘉佑年間,朝廷詔求天下遺逸名士,西京留守王拱辰和尹洛以邵雍應詔,授將作監主薄。呂海、吳克薦他補潁州團練推官,他皆以種種理由推託。
就在去歲,年輕的皇帝趙頊登基之後,也曾經有人舉薦邵雍出仕,可是這位老先生根本沒興趣。
自仁宗皇佑元年其,邵雍便定居洛陽,以教授生徒為生。嘉佑七年,當時的西京留守,現在的宣徽北院使王拱辰,在洛陽天宮寺西天津橋南,五代節度使安審琦宅故基建屋三十間,贈送給邵雍。被邵大師取名為安樂窩,因此自號安樂先生。
因為居所就在天津橋旁,故而邵雍時常外出在此散步,偶然間發現一個問題,正神色凝重地觀察,沒想到司馬光恰好出現了!
邵雍交遊廣闊,富弼、司馬光、呂公著、程頤、程顥、張載等高官名士居於洛陽時,都與之多有來往。
最近這段時間,司馬光為西京留守,平曰裡與邵雍多有往來,彼此間也算是至交好友了。
“堯夫兄,何故橋頭沉思啊?”司馬光遠遠地打個招呼。
邵雍回過神來,笑道:“君實兄,怎麼今曰有閒情逸致出來遊覽呢?”
洛水流淌,碧波盪漾,天津橋頭風景正好,兩位“高人”在此偶遇!
“彆著急,讓我猜猜!”邵雍看著司馬光,笑道:“君實兄,眉目之間有喜有憂,可是有什麼糾結為難之事?可是與青苗有關?”
察言觀色是算命先生基本功,邵雍大師自然不會差了!他不入仕為官,卻不代表對朝廷事情一無所知。
司馬光笑道:“什麼都瞞不過你!杭州有位官員上書,直言青苗法弊端,可是官家與王安石都不為所動。”
“各地官吏皆言青苗之利,想不到還有官員願意上書言弊,有些意思!”邵雍哈哈一笑,似乎饒有興趣。
司馬光道:“是啊,錢塘縣令林昭,表字東陽,以前與王安石走的很近,有些本事,原以為不過是個善於鑽營之道,有些小聰明的人物,沒想到他為國為民,敢於直言,坦誠以待,讓人另眼相看。在下之前還曾輕視於他,當真是慚愧!”
所謂有得必有失,林昭在失寵於趙頊與王安石的同時,也得到了一眾保守大臣們的讚賞與青睞。文彥博與司馬光何許人也,因為這件事情,林昭在大宋高官心目中的地位瞬間就高了許多。
邵雍點頭道:“那君實兄眉宇間的憂慮又是從何人來?”
司馬光無奈搖頭道:“忠言逆耳,主上卻不採納,讓人難免憂慮!”
邵雍只是淡淡一笑,似乎一切都在意料之中一樣。
“一個富陽縣令死不足惜,倒是可憐了林昭一片赤誠之心……”不知不覺間,司馬光對林昭甚為惋惜。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