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三問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一八九章 寄予厚望王相公,宋王,尹三問,免費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失望的又何止是林昭一個人,蔡京完全有相同的感受!

如果說錢塘縣因為要求嚴格,有效杜絕了強制攤派,青苗法的推行也是走了個過場,並未實際開展,從而避過一劫。

錢塘縣的情況最好,林昭最輕鬆!

因為蔡京的為難與觀望,餘杭縣強制攤派的事情雖然有發生,但是數量相對比較少,因此遭遇的損失也相對有限。

加之餘杭縣本就相對富足,所以影響並不那麼嚴重!

同樣的情況,蔡京開始對變法有些別的看法,有些輕微的動搖了!

在原本的歷史上,蔡京曾是新黨的忠實成員,王安石堅定的追隨者。自從宋神宗年間開始,黨爭就開始曰趨的白熱化,而且競爭的模式與手段也變得十分極端。

元豐年間,三十八歲的宋神宗趙頊英年早逝,年幼的兒子宋哲宗即位,當時由太皇太后高滔滔輔政。

高滔滔一抓穩政權,立即啟用當年舊黨的第一號人物司馬光出任宰相。司馬牛不愧是司馬牛,多年以來一直反對王安石的新法,始終沒有動搖,心裡似乎也憋著一口氣。

所以一上臺之後,就將王安石制定的所有新法條目廢除!

沒錯,是所有,不論好壞,一棒子全部打死。

蘇軾當時聽聞訊息之後感慨,其實熙寧變法中有一些內容還是可取的,這些完全可以保留下來。

可是司馬光充耳不聞,一律全部廢除。不得不說,司馬牛在這裡開了一個很不好的先例,從此之後,新舊黨爭就變得有些出格,到了不死不休的地步。

所以當高滔滔死後,宋哲宗親政之後,再次恢復新法。此後反反覆覆,一直如此。大宋朝王朝百年來堅固的根基,在這種變態的內鬥之中也消耗很大,逐漸走上了下坡路。

有人說:宋朝並非亡於女真,而是亡於黨爭,這話也是有些道理的。

後來宋哲宗無子而終,宋徽宗即位,任用蔡京主持大局,便立即恢復新法。由此可見,圍繞熙寧變法的爭鬥延續了三代皇帝,宋王朝最後數十年的時間。同時也可以證明,蔡京對新法的信心與擁護。

可是因為林昭的出現,蔡京的人生軌跡也發生了那麼一點改變。原來的他是在熙寧三年才考中狀元的,現在提前到了熙寧二年。

原本他只是一開始並非是作為縣令,原本杭州不是青苗法的試行地,他更加不會遇到一個對青苗法提出質疑的青年官員,並且對對方多有欽佩!

願意原本歷史上的蔡京,看到的大都是光鮮的一方面,故而一直對青苗法很是支援,而且是非常堅定的支持者、執行者!

但是現在,一切都因為林昭的出現而發生了改變。

不爭的事情放在眼前,錢塘縣沒有推行青苗法,結果現在的局面最好。相反其他縣因為推行青苗法而民不聊生,怨聲載道。至於餘杭縣,那情況更是心中有數,這種奇怪的現象,形成了巨大的反差,對他們本來堅定的信心,美好的憧憬產生了巨大沖擊……蔡京也開始有些動搖了……動搖歸動搖,但至少不必為此發愁到焦頭爛額,知州趙拚與通判蘇軾就沒有這麼幸運了,他們的曰子很不好過。

整個杭州就兩個縣情況好,其他六個縣一團亂麻,讓他們兩位地方高官情何以堪呢?民不聊生,怨聲載道,雖說不是因為他們而起,可是作為父母官還是應該全力來解決這些事情,穩定杭州局勢,這一點很重要……可是該從何處下手呢?加之自己最初的主張不同,參與過多還可能會被認為是故意阻撓,所這兩位高官也是無可奈何!

一時間有些犯難了,這事情當真不好介入!

~~~~~~~~~~~~~~~~~~~~~~~~~~~~~~~~汴京城裡,從去年秋天等到今年夏天,皇帝趙頊已經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猿球崛起

濤起石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