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三問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九十六章 科學啟發,宋王,尹三問,免費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這樣直接的學術剽竊是萬萬不行的……林昭解釋道:“這個地轉偏向力啊……因為我們所在的大地並非平整,而是一箇中間大,兩邊小的球體……它是會轉動的,越往中間周長越大,轉動速度就更快,產生的吸引力就更大,以至於不知不覺會有一種向右偏轉的力量,故而叫做地轉偏向力……”
大地是圓的?沈括的侄子沈毅震驚不已,愕然說不出話來,實在是難以置信!畢竟這個時代,天圓地方的概念已經深入人心……興許其他人聽了,也會當是笑話,或者罵林昭是瘋子,離經叛道。可面前之人是沈括,這個時代最偉大的科學家,他的思路和見識自然不是一般人所能比的。
沈括也震驚了,心中卻隱約覺得似乎有幾分道理,興許是真的。突然之間,按照這個說法,以前許多不解之處彷彿都能說通了。
林昭繼續解釋道:“以大江口為例,北岸的東布洲(崇明島)是唐朝武德年間才露出水面的,如今已經是偌大的島嶼,周圍還有許多沙洲,將來可能連成一片,繼續增大……反觀大將南岸卻不見島嶼,而是深水急流,就是這個道理!”
至於最明顯的晝夜變化,經線緯線什麼的,林昭覺得太過複雜,沈先生未必能接受,便不再提及……有現實的例子為證,自然更有說服力,沈括對這個理論已經相信了七八分。因為河流沖積早造就陸地平原這事,他自己已經驗證過了,深以為然。
想不到林昭不僅口才好,膽子大,學識也很淵博啊!此人當真不見得,頃刻之間,的沈括對林東陽的定位自然很高。
雖然年紀相差了十幾歲,但沈括還是一副相見恨晚,一見如故的感覺,溫言笑道:“聽東陽一席話,勝讀十年書啊!”
林昭嘿嘿一笑,這可不就是前世十幾年坐在教室裡學來的東西麼!搞科學創造什麼的就算了,林昭也不想費太多心神,目前也沒多少精力。不過若是能夠啟發一下沈括,讓這位科學家多些研究成果,也是一件好事……沈括問道:“東陽此來杭州所為何事?”
“官家剛剛下旨,由我出任杭州/市舶司提舉官!”林昭應聲回答。
哦?沈括最近一直賦閒在家,訊息相對不是那麼靈通。當然也就更不知道林昭此來的目的,以及可能引起的風波。
“寒舍就在附近,今曰與東陽詳談甚歡,意猶未盡,不若到寒舍略作盤亙,把酒言歡如何?”
沈括今曰與林昭一見如故,確實有許多學識上的東西想要請教。再者,林昭與官家和王安石關係親密,政見相同的沈括自然想要拉近些關係。何況他本就是杭州人,略盡地主之誼也是應該的。
這個……林昭略微遲疑,笑道:“既然先生盛情邀請,在下就恭敬不如從命了!”
“東陽,別先生先生的,括表字存中!”林昭十分敬重,沈括還有些不好意思,說道:“要不,在下痴長你十幾歲,以兄弟稱呼也行……”
“沈兄”林昭剛一開口,回頭看了一眼,擺手道:“不行,不行,只怕令侄會不樂意的……”
沈括的侄子沈毅跟隨在後,年紀甚至在林昭之上,叔父要是與林昭稱兄道弟,那自己豈非要矮一輩了?不由訕訕一笑,還真頗有些難為情……沈家在杭州也是官宦大族,沈括若非早年跟隨做官的父親居住各地,見識多廣,未必會有未來的成就。
走了不遠,便見到一處偌大的宅院,遠遠可見西湖之景,這便是沈家府邸了。看規模,便可知沈家在杭州也是頗有地位的。
進入府邸,精緻的美酒小菜很快就上桌了,不過與江南居的味道相比要差太遠。林昭不由動了心思,興許孟若穎說得對,在西湖邊開一家分店是個不錯的主意。
一同宴飲歡愉之後,林昭來到沈括的書房,就一些學術問題進行溝通,彼此相談甚歡。林昭無意間的一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