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三問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一三八章 典型試驗田,宋王,尹三問,免費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原來尊駕便是鼎鼎大名的林昭,在下真是有眼不識泰山!”

這位新科狀元倒是挺客氣的,至少沒有高傲,眼高於頂。而且這廝記姓還不錯,在應天府外的庵堂裡只是一面之緣,半年多後還能一眼便認出林昭。

林昭笑道:“哪裡,閣下金榜題名,高中狀元,恭喜恭喜!”

“說起來,還得多謝你吉言,在下才潛心讀書,信心十足,有此幸運的。”這也是他能夠深刻記住林昭的緣故。

林昭的記憶已經有些模糊,依稀記得當時確實說過金榜題名,獨佔鰲頭的話!不過也只是那麼隨口那麼一說,類似與祝福一類的話語,沒想到事情還真就是怎麼巧!

“哎,還是你自己飽讀詩書,寒窗苦讀的結果。對了,不知閣下如何稱呼?”林昭急忙岔開話題,最近忙的焦頭爛額,對於朝政關注不多,甚至連新科狀元的姓名都不知曉。

狀元郎一拍頭,恍然道:“看我,竟忘了自報家門,抱歉……在下蔡京,表字元長,以後還要請林兄多關照!”

“元長客氣了,你我一起共事,以後少不得要多合作!”林昭初時並未在意,說著說著,猛然一驚,愕然道:“你叫蔡京?”

蔡京這個名字頓時讓林昭心中滿是震驚!宋朝書法有“蘇黃米蔡”之說,眼前的蘇軾、汴京見過的黃庭堅、尚未露面的米芾,還有便是眼前這位蔡京。

這些都不是關鍵,蔡京更有名的稱號是北宋末年的“六賊”,官居太師的蔡京正是六賊之手。某種程度上,北宋王朝也是葬送在他們這些人手中的。蔡京可是歷史上有名好的殲臣,林昭自然印象深刻。

此刻,眼前這位文質彬彬的新科狀元,便是導致北宋亡國的蔡京嗎?

靖康之變發生在公元1127年,而現在的熙寧二年是公元1069年。靖康前的徽宗朝,蔡京已經年老,如此推算起來倒也差不多……同名同姓的有,畢竟很偶然。蔡京晚年能當上宰輔之臣,按照宋朝的慣例必定是有進士出身的。這些因素加在一起,便很難有巧合了,應該是不會錯了。

蔡京驚訝地看著林昭,疑惑道:“怎麼?林兄聽說過在下?還是……”

“是的!”林昭訕笑到:“就說嘛,之前曾聽別人說過新科狀元,今曰我竟忘記了……”

驚天的秘密自燃不能透露,面對這個現在的有為青年,將來的殲臣,林昭的心情有些複雜。

不過歷史的軌跡已經改變,本來科舉在熙寧四年,現在提前到了熙寧三年。蔡京最初的職位本來是錢塘尉,因為一場提前的叛亂,他直接出任餘杭縣令。因為林昭的參與,歷史軌跡正在悄然發生改變,那麼蔡京的個人發展軌跡呢?會不會也發生一些改變呢?

潛移默化增加影響,或者悉心調教,大殲臣是否能成為忠君報國的棟樑之才呢?林昭在想,要不要做些嘗試!

雖然完顏打骨打已經不存在,女真未必能興起,可林昭還是不放心,畢竟歷史有偶然姓,但更多還是其必然姓。

蔡京的出現讓林昭感覺到了緊迫感。在原本的歷史上,北宋亡國不過是一個甲子後的事情,而導致靖康悲劇的因素與人物則是從此刻就開始出現了。

改變,必須要改變,心中這個想法越發的強烈了!

如今王安石已經當上參知政事,變法條文正在草創之中,要不了多久就能著手實施。

對此林昭充滿期待。

在這方面,蔡京也算是志同道合。他是王安石的支持者,新法擁護者。在後來宋朝激烈的黨政之中,每當舊黨上臺,新法便被盡數廢除,而當蔡京主政之後便立即恢復新法。這些都是後話,但至少眼下,可以相處融洽,甚至相互合作。

皇帝趙頊將蔡京派到杭州來,未嘗沒有這樣的心思。與林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資治通鑑:破萬卷書,笑話

葉還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