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三問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一六一章 補窟窿,宋王,尹三問,免費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事情往往就是這麼邪門,關鍵時刻容易發生轉折,有時候帶來的希望,有時候卻會出么蛾子!

眼看著杭州的糧商們惶惶不可終曰,坐立不安,已經到了崩潰的邊緣,糧食價格戰即將大獲全勝的時候,偏巧就有阻礙和麻煩出現了,三司負責清查常平倉的官員到了!

來的這位官員名叫章明元,現任度支司常平案勾押官!

宋朝官至,三司包括鹽鐵、度支、戶都三部分,最高長官稱之為三司使,號稱計相,相當於財政大臣,負責掌管賦稅財政事務。

其中度支司掌天下財賦之數,每歲均其有無,制其出入,以計邦國之用。也就是說大宋朝的賦稅,收入支出都是他們所掌管的,權力與作用不是一般的大。其長官為度支使,手下僚屬眾多,分管各項事務。

按照按所掌管事務細目不同,度支司分八案八事,其中掌給、錢帛、常平、發運等八案,分工十分明確。比如錢帛案掌軍中春冬衣、百官俸祿、左藏錢帛、香藥榷易。發運案掌汴河、廣濟、蔡河漕運、橋樑、折斛、三稅等。

而常平案則掌諸州平糴,“糴”者為買進糧食,平自然就是平抑糧價,管的就是各州的常平倉,正經的專屬上級衙門。各案都設有判官,其下由孔目官,都勾押官,勾覆官輔佐等。

章明元是一名勾押官,地位其實並不是很高,但他這次也算是是奉旨出京,又是三司所派。多少需要禮敬重視,其管轄的事情雖然不大,權力也有限,但是偏生牽制住了林昭的咽喉。

而且這廝的節奏很快,三司那邊做安排耽誤了不少時間,章明元接到命令之後的行動十分迅速,立即動身前往錢塘縣。最為重要的事,這廝走的是旱路,雖然辛苦點,但是速度卻很快。

沒有幾個人知道,當年他因為一樁案件受牽連,是當時還在御史臺的唐介查清真相,幫他伸冤的。故而一直將唐相公引為恩人,感恩戴德。唐介死後,他一直耿耿於懷,和大多說人一樣認定了是被林昭氣死的。

他雖然有心報仇,但到底人微言輕,能力有限。那段時間也上疏彈劾過林昭,奈何那些奏章全部被皇帝趙頊扔到了角落。事情已經過去差不多快一年了,但是章明元一直耿耿於懷,原以為再無機會報仇,沒想到竟然等到天賜良機。

當三司要清查各地常平倉的時候,他作為常平案的官員,可以名正言順地參加。至於為什麼來了錢塘縣,那是因為縣令林昭名聲在外,一般人不想招惹。於是乎章明元接下了這個燙手山芋,對他而言,這是個千載難逢的好機會。

他堅信,林昭忙於推行青苗法,常平倉這邊不可能沒有一絲紕漏。只要有問題,他便會大做文章,要林昭好看,以慰唐相公在天之靈。

於是乎,一接到任命,他便立即動身。反而將先行出發,走水路的呂氏兄弟拋在身後。他擔心有人通風報信,林昭早有準備,目的就在於殺了林昭一個措手不及。

林昭遠在杭州,訊息並不是很靈通,三司清查常平倉的事情他根本就不知曉。之前王雱得悉此事後,便囑咐了呂惠卿提醒林昭,他們彼此彼此之間有些交情,勉強算是自己人。

王雱卻不知所託非人,呂惠卿的目的就是借刀殺林昭,哪裡會事先示警呢?最終的結果是,章明元已經過了太湖,林昭才得到訊息!

當真是措手不及,使得杭州本來一片大好的局面瞬間發生了變化。

最開心的當屬於呂吉了,可以說是在最後關頭,就要絕望的時候,希望來了。

三司來派人查常平倉了,呂吉聽到這個訊息,幾乎笑出了聲。他很清楚,孟氏糧行之所以能支撐這麼久,就是因為動用了常平倉糧食的緣故。而今,朝廷派人來查,林昭該怎麼補上這個虧空呢?

想想就開心,釜底抽薪之計,林昭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資治通鑑:破萬卷書,笑話

葉還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