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三問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一六〇章 遲來的刀,宋王,尹三問,免費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呂惠卿確實出招了,他巧妙地勸諫進言,使得皇帝趙頊同意了三司的要求,清查各地常平倉儲糧情況。

當然了,雖然有私心,但是這一切他都做的比較隱秘,看似很難為情,迫不得已接受壓力,向三司妥協。實際上心底裡已經樂開了花,一個借刀殺人之計已經成型,目標直指錢塘縣。

對此三司,大宋朝的財政主管機構毫不知情,毫不客氣地著手參與其中。這本就是他們職權範圍。常平倉花的可都是三司的錢,但卻要歸地方上管,現在制置三司條例司又要橫插一足,誰心裡能爽快?

制置三司條例司這個臨時機構崛起太快,已經處處壓他們一頭,大有取代三司的趨勢。這讓一幫理財天下財,算國民賬的官員們如何能接受?所以只要有機會,就儘可能地將相關的問題多加了解,最好是都掌握在自己中。

在聲勢浩大的熙寧變法之中,常平倉無疑是一個很重要的板塊。所以針對常平倉的調查立即就開始了,幾個試行青苗法的地區更是重中之重。河南路、京東路、淮南路都有三司的官員前去調查。

如果能從中發現點什麼,用來攻擊制置三司條例司,找到反對變法的依據,那可就更妙了。

南方的兩浙路還有兩個特例,雖說地方小,但主政的卻都是風雲人物,三司自然不會厚此薄彼,同樣派了人前來調查。

三司的人出動了,呂惠卿本人自然也要有所動作。刀是借來了,可要有人引導,有人來揮動才行,如果等著順其自然發揮效力,速度著實有些太慢了,時間不等人。

這個引導的角色,最後由自己人來扮演比較合適。

呂惠卿只是略有提及,呂升卿便主動請纓南下,慶和糧行可以說是他一手艹辦起來的,他最為熟悉,也最為在意。自己若是不來親自瞧瞧,總是有些不放心,加之他本身就沒有什麼重要事情,往南方走一趟很是容易。

不過這反倒讓呂惠卿不放心了,二弟是什麼貨色,他心裡還是有數的。不指望他能辦成什麼大事,只要不壞事已經是謝天謝地了。只是不好駁了二弟的面子,只得同時派了老三呂和卿跟隨,凡事也可有一個勸阻,有個能夠隨機應變的人能獨擋一面,實際上是將大小事務全都交給了呂和卿。

當然了,他們找了一個很不錯的理由——省親!

呂氏老家在閩南一帶的泉州晉江,回鄉省親是很平常的事情。也恰好要經過在杭州,在錢塘縣盤桓幾曰,與一些族人敘敘舊也在情理之中。

不過汴京到杭州到底有好遠的路程,因為江南的秋雨,導致河水保障,漕運癱瘓了一大片。江北南下的運河裡聚集了許多延期的船隻,如今才剛剛開始正在疏通,故而略微有些混亂,航程難免時受到延誤。

加之這是借刀殺人的計策,三司那邊要是不動作都是白搭。如此,一來二去,耽誤的時間不少。

種種原因,呂氏兄弟南下的速度便受到了一些影響,如今才不過剛剛到揚州,眼巴巴地趕來也不知道需要多久,不知什麼時候才能到杭州?

如此一來,倒是讓錢塘的呂吉大為著急,火急火燎的,心裡難以安定。一直翹首以盼,焦急萬分!

~~~~~~~~~~~~~~~~~~~~~~~~~~~~~~~~誠如呂吉所料,杭州糧市的情況很不穩定。

大部分的糧商選擇囤積居奇,就是想要趁著難得的機會大賺一筆。所以自從秋雨連綿的時候,便開始以高於市場的價格收購糧食,就等著價格暴漲之後發財。

以往類似的經歷也有許多,要不了多久,很容易便能成功。但是今年,情況似乎有點不同尋常。

已經過去大半個月了,糧食的價格依舊沒有漲起來,孟氏糧行一直平價照常經營,這讓他無可奈何。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資治通鑑:破萬卷書,笑話

葉還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