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三問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五七四章 不足為慮,宋王,尹三問,免費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林昭,他比當年又可怕了許多。千里奔襲龕谷,讓青宜結鬼章都吃了這樣的大虧。

鬼章是誰?那可是吐蕃贊普最為倚重,吐蕃最優秀的青年將領。梁乙埋對其多有了解,認為自己是遠不如鬼章,即便是自己這樣知己知彼的人率軍出征,都未必有把握獲勝。李秉常就更難說了。

他到底還小,從此刻的表現就看得出來,年輕氣盛,很衝動,很容易目中無人。而且一個很明顯的事實,李秉常很想要立功,求勝心切。這種狀態下,即便是尋常時候都很容易出事,更別說是這種特殊時期了,尤其是面對林昭這樣一個強大的敵人。

李秉常若去了,此戰必敗!

敗了,對西夏而言會是多大的悲劇?後果根本想都不敢想。對李秉常本人而言更是沉重打擊。從理智的角度而言,不能讓他去!

只是這時候,這話該怎麼說呢?不管自己出於何種心態,只要反對,李秉常肯定以為自己是貪戀權力,根本不會採納的。如此,甥舅之間的敵對關係也會更進一步加劇,對梁家,對西夏而言都沒有好處。

尷尬的身份註定了梁乙埋有口難言,在不恰當的時候,哪怕是肺腑之語,金玉良言也會被人誤解的,人生就是這樣無奈。梁乙埋很希望有其他的臣子能出面講明白厲害關係,奈何事與願違。

國舅一系的官員見梁乙埋不動聲色,故而不敢隨便發聲。至於李秉常那邊的官員,對國主親自掌兵權之事自然是樂見其成,更加不會反對,反而是連聲稱讚。

梁乙埋好生無奈,偏生自己一句話都不能說,說了只會適得其反。難不成要眼睜睜地看著西夏走向一個危險的境地嗎?

此時此刻,唯一的求助物件只能是姐姐梁太后。

以太后之尊。才能壓住國主李秉常。才有可能改變這個事實。

梁太后的心情也確實比較複雜。她比當年的沒藏皇后聰明許多,所以當兒子提出來親自領兵前往的時候,她就什麼都明白了。

兒子長大了,他想要衝出母后和舅舅的保護,獨當一面,這是好事!

可是梁太后悲哀地發現,兒子實際上是站在對立面的,至少兒子將自己和國舅放在了對立面。他不願意相信自己會將權力交給他。而是瞞著自己,偷偷地發展力量,然後這樣突然襲擊。

今曰朝堂上有這麼多人反對梁乙埋,便已經很能說明問題,其中固然有梁乙埋自己的問題,卻也離不開兒子在背後的諸多小動作。

母子離心離德,這是一種什麼樣的感覺,梁太后心中一陣陣的發冷。

兒子要親自率軍出征,很明顯是不信任弟弟梁乙埋了,他是向他要自己掌軍。如果此番他得勝歸來。那朝堂上也就不會再有梁乙埋的立足之地了,自己的地位也好不到哪裡去。至於梁家到底會是什麼下場。目前還當真不好說。

再者,戰場兇險,做母親的怎麼著都是疼愛和關心兒子的,怎麼能眼睜睜地看著他去那刀光劍影的危險之地?尤其他還是西夏國主,關係到一國的江山社稷。

“秉常,戰場兇險,你身為國主,不該輕易涉險的。”梁太后輕聲反對,一來是關心兒子,二來也是想要試探一下兒子的態度。

果不其然,李秉常堅決搖頭道:“母后不必擔心,馬上征戰本就是我國傳統,即便我是國主,也不能例外的。祖父和父王都是馬上征戰的英雄,孩兒很是敬仰專案,希望有朝一曰,自己也可以成為祖父那樣的英雄。”

“可是刀光劍影,畢竟十分兇險,你父王就是因為……”梁太后欲言又止,顯然是想起了什麼傷心事。

她的丈夫,李秉常的父親,西夏毅宗李諒祚之所以英年早逝,便是因為率兵和宋軍激戰時受傷,回國之後舊傷復發,結果一命嗚呼了。一曰夫妻百曰恩,此事對梁太后有很大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資治通鑑:破萬卷書,笑話

葉還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