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三問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五五七章 窮寇莫追,宋王,尹三問,免費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以,看著踏白城的時候,頗有幾分束手無策的感覺。現做攻城器械?河州吐蕃有沒有這個技術先不說,這是需要時間的。踏白城憑著三千兵力,以及充足的糧草足以堅持許久。
已經不是為他人作嫁了,簡直就是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坑自己,活受罪!木徵心裡煩亂,當真不是滋味!
就這麼放棄踏白城?他可有些心有不甘!
可是攻打,他做了嘗試,根本沒有多少效果,該如何是好?漫長的等待?圍攻?抑或再次請求河湟的援軍?
關鍵是木徵根本等不下去,因為景思立和劉昌祚的大軍緊隨其後,已經到了!
這一遭想跑是不行了,交戰是不可避免的。
這才是宋朝人的目的,木徵意識到的時候已經晚了,想要全身而退已經沒有可能,只能硬著頭皮與宋軍短兵接戰。
雖說野戰方面,吐蕃騎兵佔有優勢,但是宋軍在兵力上有優勢。又是東西兩側聯合夾擊,情況自然就不同了。
別忘了,林將軍麾下可是三千精銳騎兵。
當木徵與景思立酣戰之時,林昭率軍從踏白城衝出去,直接攻擊木徵側翼!
首尾不能相顧,正面和兩翼都遭到攻擊,情況有些糟糕。
其實宋軍此戰動用的兵力也不過兩萬多,只是木徵的兩倍而已。如果單純是正面交戰,以吐蕃人的悍勇,以及他們擅長騎兵草原野戰的情況來看,以一敵二,也有一戰的實力。
但是從一開始,他們的策略就錯了,被宋軍兩線夾擊,兩線作戰。力量一旦分散,自然就顯得有些弱勢,人數上的不足就會更加明顯。
而宋軍也有一支精銳騎兵來回穿插,讓河州吐蕃衝散開來,如此情況下,木徵當真佔不到便宜。
還有一點就是士氣,因為踏白城被突襲,河州吐蕃這邊奔來就著急,士兵有些慌亂。而今宋軍從兩邊進攻,尋常士兵不知道兵力多少,只當是被包圍了,心中驚恐,士氣低落,也無心戀戰。這種情況下,如何有與一路勢如破竹的宋軍一戰的實力呢?
景思立和劉昌祚都不是吃素的,他們看到這樣好的機會自然不會錯過,當即調動軍隊,立即殺了進來,與林昭配合。
木徵見狀,知道自己若是死撐著,說不定會全軍覆沒。如果完敗,失去了最後的實力,那才是真正的孤家寡人,完全的任人宰割,想要捲土重來就沒有任何機會了。
儲存實力,這一點非常重要。
木徵也算是個拿得起放得下的人,可以做到壯士斷腕,眼看著局勢不對,便立即率軍突圍,想要闖出宋軍的包圍圈。
宋軍雖然是兩線夾擊,但兵力畢竟有限,想要完全將木徵包了餃子是不可能的。即便是木徵執著,就是想要決一死戰,情況也好不到哪裡去!
或許最後能夠全殲木徵的主力,但是宋軍也必定付出極大的代價,至少有半數以上的傷亡。這樣的代價,林昭和景思立未必扛得住,宋軍將士的心理也未必能承受。若是真的到了最後,鹿死誰手也不好說。
無奈木徵心裡有小算盤,人都要為自己的利益考慮啊,就這麼走了。率領一支精兵選擇一處突圍,宋軍是阻擋不住了。
面對如此結果,林昭輕輕點點頭,嘴角帶著一抹淡淡的笑容。
就這麼一戰,木徵差不多已經損失了一半以上的兵力,加上踏白城的慘敗,現在帶走的不過三四千兵馬,已經成不了大氣候了。
最重要的是,一場急切需要的勝利已經有了,這就足夠了。
所以當景思立和劉昌祚匆匆而來,提出繼續追擊的時候,林昭卻輕輕搖搖頭;“窮寇莫追,木徵雖然經歷了失敗,但手中實力不可小覷。他對這河州的熟悉程度遠遠超過我們,如果輕易追擊,很可能會著了他的道,所以還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