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三問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七二〇章 燕雲十六州,沒商量,宋王,尹三問,免費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你還想怎樣?”蕭觀音猛地站起來,大聲道:“幽州是我國南/京,已經給你了,還想怎麼樣?”

“不行就是不行,燕雲十六州,少一寸土地都不行!”

趙昭的態度很堅決,這是他和多位將軍和幕僚商議,推測出來的結果。

燕雲十六州是因為燕山和太行山而分成了山前七州和山後九州,貌似當中的燕山是最為關鍵的地方,是阻止北方遊牧民族的騎兵的屏障。

但有了山前七州就一定能夠守住北方邊界,防禦契丹騎兵嗎?趙昭與大宋的將軍們覺得,還是不妥當。

不管山前前後,燕雲十六州是一個整體。燕山以南的幽州是核心,是戰略中心,但他的兩翼同樣重要。

西側是太行山北支的餘脈,別的不說,其中有兩座城池武州和雲州便屬於山後九州。

雲州便是後世的大同,武州是宣化,在明朝有個名字叫宣府。

眾所周知,明王朝定都北/京,採用的是天子戍邊疆的做法,再往北便受到了韃靼和瓦剌的威脅。為此,大明王朝在京師外圍,依託長城建立了堅固的防線。西側最為重要的兩個軍事據點就是宣府和大同,這兩座城池就是當時的北/京,而今幽州的門戶,根本不容有失。

西有宣大,東有薊遼,這便是明朝時間北/京最重要的門戶,對於而今的幽州而言,若是沒有了山後九州,等於西線門戶大開。東側的薊州雖然在燕山以南,但是遼呢?

遼東之地在遼國手中,通往灤水流域的營、平、灤三州早在五代之初,就已經被契丹人佔領,而這其中就包括了後世註定的山海關的險要之地。

由此可見,只拿下山前七州,是可以據守幽州的。但東西兩側的屏障和門戶卻大開,只要契丹人願意,隨時可以南下。

或許幽州城可以堅守,但是燕雲一代,契丹騎兵將會如入無人之境,頻頻受到侵擾。那怎麼能行呢?收復燕雲,目的是要中原有個屏障,從而減少大宋在邊防上慘痛代價,如果有山前七州,哪裡有這個效果呢?

即便是拿下了幽州,邊防依舊是個大問題。作為大宋北方的富庶之地,燕雲地區頻頻受到契丹人侵擾也不是個事,既然出兵了,那就要一勞永逸,收復整個燕雲。將大宋北部邊防打造堅固,成就鐵桶江山。

所以沒有商量,山前七州肯定不行,必須要整個燕雲十六州!

“你……”蕭觀音又坐了下來,低聲道:“當真要這樣逼我嗎?”

“不是逼你,這是最起碼的要求,蕭太后還是走一遭幽州城,和貴國皇帝陛下好好商量一下,明天聽你們答覆!”趙昭語氣堅定,沒有絲毫退讓的意思,那股子其實讓蕭觀音沒來由有些害怕!

“明天?”

“沒錯,實話告訴你,如果你今天不來,幽州也撐不住了多久了。想必上京的情況也不妙吧,若是蕭太后和遼主不能儘快給出答覆,那麼抱歉,我只好找耶律撻不也談談了!”

“你……”

趙昭淡淡道:“蕭太后還是進城吧,我大宋將士會讓路恭送的!”

說完之後,趙昭大踏步離開,留下黯然站在原地的蕭觀音。

……

……

耶律浚很奇怪,母親怎麼突然來了上京。

而且還穿過了宋軍的包圍圈,這是很神奇的事情,合理的解釋似乎只有一個……

一想起來,耶律浚就渾身有些不自在,以至於見到蕭觀音沒最起碼的問候都沒有,直接質問道:“母后是如何進城的?”

“我怎麼進城很重要嗎?我兒不先問問上京的情況?問問你兒,你妹妹可還安好?大遼國可還安好?”

“呃……”耶律浚不免有些汗顏,低聲道:“上京都還好嗎?”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猿球崛起

濤起石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