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三問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終章 我的江山,如詩如畫,宋王,尹三問,免費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得過去。但無論如何,也不至於追封其父吧?還有就是配享太廟,這一般都是宰相文臣的殊榮,一個賊配軍出身的武人哪有這個資格?

有人不服氣了,兩位御史就出面彈劾了,可是誰也沒想到,一向寬厚,廣開言路的官家竟然大發雷霆,將兩名御史貶官到了偏遠地區。所有的朝臣都震驚了,有人還想要勸諫,不過從一些老臣那裡得知一些隱約的訊息之後,全都噤聲了。

他們很慶幸自己的奏疏沒有遞上去,狄漢臣完全有這個資格封王,那兩個御史活該倒黴。

狄青安葬之後,趙昭親自往永昭陵祭奠。送走了一位老人,趙昭的心情有些沉重,決定出巡一趟散散心。

江寧,趙昭決定去一趟江寧,故地重遊,自己最初來到這個世界就是在那裡!

一聽說要去江寧,孟若穎、顧月倫和沐思虹都嚷著要故地重遊,趙昭無奈只好帶上他們。

沒有大隊的人馬和帝王排場,只帶了些許貼身侍衛,明月宗的衛隊則在暗中保護,就這麼微服私訪往江寧而去。

而今的大宋已經今非昔比了,無論是疆域、兵力、經濟、文化都多有變化。正統元年,河西收復之後,景思立與趙元凱率軍進入西域,用兩年時間將天山南北納入大宋版圖。安西都護府和北庭都護府再次出現,中原王朝的西邊疆域再次到達蔥嶺。

至於南方,正統五年,交趾彈丸之地再次蠢蠢欲動,大將軍郭逵再次率軍出征。這一次,在白練江大敗交趾主力,大宋生生追到了占城海邊,將交趾王斬殺。宋軍隨即行動,將整個中南半島納入大宋版圖。

回師時,郭逵意外發現當地的稻米產量很高,故而引進到了大宋。占城稻開始在大宋南方各州縣廣泛種植。產量提高了不少。

如此一來。西南部的大理被大宋兩面夾擊,生存空間越來越小,還時常受到吐蕃的部落的侵擾。正統九年,大理保|定帝段正明上表臣服大宋,西南之地歸屬大宋,趙昭立即冊封其為滇王,並詢問段正明有沒有一個侄子叫段譽,不知道會不會六脈神劍?

高原上的吐蕃。還是在四分五裂中,稍微強大一點的董氈所部,一直向大宋稱臣,安分守己。趙昭沒興趣攻伐高原,葬送士兵的性命,一味開疆拓土,眼下的大宋沒有這個必要,趙昭不想死後落下窮兵黷武的罵名。

至於東北的疆域,則止步燕雲十六州,由狄詠駐守。多年來已經打造出一條牢固的防線。趙昭對於疆域已經沒什麼野心了,但是十六歲的太子趙鴻卻有想法。隨著大宋水師的不斷發展,沈括逐漸改良,將火器安裝到海船上之後。

趙鴻便有心思,派艦隊前去教訓一下高麗王,不要以為隔著海洋,就可以囂張,不把大宋放在眼裡。然後還可以順帶進攻遼東,完顏阿骨打和顧東平,對那裡頗有興趣,願意為先鋒。

對於兒子的行為,趙昭不反對,甚至還說,既然要出海進攻,可以考慮下高麗再往東的四個大島嶼,大宋不介意在那裡多幾個州縣。

至於遼國,早已大不如前,其存在絲毫威脅不到大宋。反而有效地遏制了北方其他的遊牧民族,讓他們之間相互內耗,大大緩解了大宋的邊防壓力。

而大宋以互市貿易為手段開展的經濟和文化入侵效果很不錯,遼國對大宋的依賴已經到了非常搞的地步。趙昭很開心,也注重禮尚往來,每年都會送點龍井茶去上京,據說蕭太后很喜歡。

趙昭等人本來是坐船走水路的,結果到了泗州之後,水路便不通暢了。大宋的經濟快速發展,南北的物資交流越發的頻繁,貨物運送需要也更高了。儘管運河已經幾次疏浚,甚至拓寬了,但似乎還是趕不上需要。

好在鄂州一代的漢水河道已經整修過了,兩湖與蜀地的物資可以選擇由長江轉運漢江,在襄陽登陸,運送往中原各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猿球崛起

濤起石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