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三問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六二六章 身不由己,宋王,尹三問,免費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文及淵,文彥博第三子,熙寧五年進士,名次比較靠前。
本來大宋王朝新科進士的起點都比較低,升遷比較緩慢。
但文及淵是個例外,在三司度支司短暫的實習之後,便平步青雲。文及淵很有才學?不見得,最主要是因為他爹是文彥博。
自從韓琦倒臺之後,文彥博升任河北路宣撫使,又是三朝老臣,門生故吏滿天下。趙頊有心防備文彥博,卻也要拉攏他,施恩無疑是一種很好的方式。
文彥博的地位已經很高了,再有封賞不合適,施恩給他兒子倒是可行。到了文彥博如今這個位置,已經是文臣的頂端了,他還能在乎什麼?在意的不就是恩蔭子孫嗎?給他兒子一個好前程,他自然會心生感激的。
趙頊這個想法很好,所以直接提拔文及淵為長安提舉常平司。這個職位看起來不顯山不露水,實際上卻很重要。主管儲糧、河運、勞役等方面,看似平常,但都是些關乎到要害之處。尤其是儲糧,在民以食為天的古代,糧食干係何其重大不言而喻。
文及淵的職權範圍也包括了常平倉,這可是與變法息息相關的部門。趙頊還有一層用意,就是將文彥博的兒子拉近變法之中,從而牽動文相公的立場,減少一些阻力,增加一些支援。
不得不說,趙頊的如意算盤很精明。可世上的事情,往往計劃趕不上變化,趙昭的突然出現,使得長安顯得格外特殊,長安乃至整個西北的官員也都越發的敏感。
直白點。就是關乎到站隊的問題。
文彥博身為河北路宣撫使,在一定程度上應夠影響到河北路大軍。德高望重,門生故吏眾多,在皇位爭奪之中有舉足輕重的作用。
文彥博自己是不想早早站隊的,觀望是最合理的選擇。
但是爭鬥的兩個主角卻不這麼想。秦王趙昭當然希望文彥博能夠站到自己這邊來。趙頊則是另外的想法,他認為文彥博是自己的臣子,就該絕對忠於自己。如果他倒向趙昭,甚至是觀望猶豫,都是背叛和不忠。
趙頊性格多疑,猜忌是必然的。尤其是文彥博的兒子在長安為官。與趙頊的距離很近,已經勉強可以算是近臣了。趙昭以前與文彥博第六子文及甫過從甚密,與文彥博本人也有接觸。這些原本很普通的行為,如今都格外惹眼。
這些天他對很多關鍵位置的官員都憂心忡忡,文彥博首當其衝,他甚至動過心思。是否找個可靠之人將文彥博替換?但茲事體大,關鍵時刻又不敢輕舉妄動,可心裡卻始終難以徹底放心。
就在這個時候,文彥博的奏疏到了!
趙頊看過之後,壓抑的心情頓時好了很多。奏疏之中,文彥博說的很清楚,兒子學識不足。德行與能力也根本不足以擔當大任。在感謝官家厚愛之後,文彥博委婉地替兒子文及淵辭官。
為子辭官!趙頊明白,文彥博在向他傳遞一個訊號。想要用兒子辭官方式來與趙昭劃清界限,也就意味著要全心全意對自己忠誠。
趙頊頓時放心不少,文彥博這樣的重要人物能安定下來,實在是太重要。至少懷疑物件少了一個,無人可用的感激境地多少有些緩解。
當然了,趙頊也不是傻子,尤其是性格多疑,善猜忌。對什麼事情都會下意識地懷疑。文彥博上了一封奏疏為他兒子辭官,就代表他會忠於自己嗎?
趙頊對此還是持懷疑態度,也許這只是文彥博自保,想要避開漩渦的一種方式,焉知不是以退為進?他想要做什麼?置身事外觀望嗎?還是說已經和趙昭有什麼勾結。想要著急撇清關係?
當越是位高權重之人,所做的行為都沒有單純可言。文彥博究竟是什麼態度,還有待確定。
至於確定的方式?趙頊看著手中的奏疏,嘿嘿一笑!
文彥博著急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