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三問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六一七章 謁陵,宋王,尹三問,免費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熙寧六年四月初二,宋仁宗祭日後的第三天。
皇帝趙頊在大慶典設宴,慶賀秦王趙昭回歸皇室。品級較高的官員、宗親勳貴出席者數百人,極為熱鬧。
公開場合之下,趙頊表現的還算不錯。沒有了那日在太廟中的驚慌,一副溫文爾雅的表情。見到趙昭,也是一口一個皇叔地叫著,十分親切,可謂是做足了表面文章。
有官員大為稱讚,官家仁厚親善啊,對秦王如此尊敬。可有心人卻看得明白,越是如此,背地裡的齷齪才更多。看到官家那雙眼睛,不由自主便有些憂慮,唯恐與秦王多點交流,便會引起猜忌。
對此,趙昭並不在意,對趙頊的假仁假義也是相當配合。一副叔慈侄孝,皇室一家親的局面,其樂融融。
趙頊得了高滔滔的交代,在人前是儘可能表現出對趙昭的尊敬和厚待。如此情況下,趙昭只要稍微什麼不當舉動,便可以有負君恩,忘恩負義等藉口進行抨擊。即便是對付趙昭,也有足夠的藉口說是秦王不仁在先。
是以對秦王府上下大肆封賞,送去的賞賜也不在少數。更是準備安排諸多活動,看似隆重厚待,實際則是變相拖住趙昭。
宴會之上,趙頊笑道:“皇叔,宮中的明月閣已經修繕完畢,與當年不差分毫。此乃太皇太妃舊居,挑個合適的日子請她老人家遷入吧!”
趙昭心中一動,趙頊這麼快就行動了,什麼遷入舊居。分明是想要以母親入宮作為人質。
“多謝官家美意。不過我與母妃多年分別。如今正是盡孝之時,還是在王府方便些。晨昏定省,侍候身旁,以盡孝道。”
趙頊笑道:“唉,太皇太后與諸位太皇太妃肯定也都十分想念,居於宮中,也可暢敘多年別情。再者,先帝嬪妃也該供養宮中。”
“官家說的是。母妃說了,她會常入宮拜見太皇太后的!”趙昭沉聲道:“古來傳統,帝王崩逝之後,有子嗣的嬪妃隨子居於王府或封地,以全親情與孝道。母妃如今最大的心願便是家人團聚,含飴弄孫,希望官家成全。”
“這……”
不等趙頊說什麼,趙昭便續道:“身為人子,自然該盡孝膝前,待到長安安頓好之後。再將母妃一併接過去……”
一聽到這個話題,趙頊的表情頓時有些不自然了。急忙道:“西北苦寒,太皇太妃年紀了,如何能適應?也不適宜車舟勞頓,長途跋涉,還是留在汴京安養比較好。西北暫時平靜,皇叔不必著急,安心盡孝重要。”
趙頊早知道讓林妃入宮不可能,先引出的孝道來,再以此來堵住趙昭的嘴。如果著急溜去西北,不侍奉母親,似乎就可以與不孝掛鉤了。秦王目前在民間的威望很高,如果有什麼不孝的舉動,對其聲望會是個巨大打擊,在一定程度上能起到滯留趙昭的效果。
雖然貴為皇帝,可汴京防守空虛,趙昭又有仁宗皇帝遺旨,得曹太后庇護,眾目睽睽之下,趙頊沒辦法強留趙昭,只能各方面想辦法拖延。
“是啊,大宋以孝治天下,身為人子,自當為父母盡孝。母妃健在,盡孝都還來得及,可是父皇……”趙昭心情沉痛,感嘆道:“子欲養而親不待,實乃人間悲劇,父皇在時,我未能盡一天的孝道,實在是……為今之計,只能四時祭祀,略盡孝心了!”
“皇叔節哀!”趙頊輕聲安慰,看得出來,趙昭的悲痛並非作假,只是他總覺得趙昭話裡有話,心中泛起強烈的不安。
正想岔開話題,趙昭卻搶先道:“四月十四,乃是父皇生辰,生前我不曾為他賀壽,如今冥壽必須要盡點孝心。前些日子,太廟已然祭祀過了,可父皇的陵寢,我卻並未去祭掃過……我打算四月十四前往永安謁陵!”
宋朝建國之初,太祖趙匡胤將鞏義附近地區選為皇室陵寢所在地。趙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