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三問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六六一章 皇肇基業,宋王,尹三問,免費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烏臺詩案,終究還是發生了。

趙昭在長安收到訊息時,哭笑不得。原以為歷史走向已經改變,蘇軾的為官軌跡與命運都發生了改變,“烏臺詩案”這樣的悲劇不會再重演。

誰曾想,是禍躲不過,悲劇終究發生了,而且提前了很多年。

也許這就是歷史大勢中的個人宿命吧,天註定,誰也改變不得!

不過仔細說起來,倒是自己害了蘇軾。

若不是他與自己過從甚密,又有如此親密的關係,舒亶和何正臣他們就不會揪住不放,故意找他麻煩。

趙昭相信,舒亶和何正臣不過是馬前卒,背後還有其他人,呂惠卿的身影必不可少。趙頊肯定是知道的,至少是默許,甚至可能親自參與謀劃。

這個陰險小人到底可惡,竟然上綱上線,給蘇軾蓋上了這樣大的帽子,誹謗朝廷,不敬君王,怎麼聽都是大逆不道之罪。

趙昭有些後悔,在王安石與呂惠卿這步棋上,似乎走錯了。偷雞不成蝕把米,還給自己惹來了不小的麻煩。

不過事情出來了,就必須要想辦法面對!

所幸還提前一步得到了訊息,否則還真是措手不及。

除了明月宗的來源之外,趙昭很意外,竟然有駙馬王詵秘密送來訊息,讓蘇軾提前躲避。王詵是蘇軾的好友,還有一重身份是蜀國長公主趙寶安的駙馬。這個人與趙頊算的上是至親,但關鍵時刻。他能夠及時挺身而出,冒險給蘇軾送信。可以說十分難得。

公開的矛頭是對準蘇軾的,但暗箭卻是射向自己的。

趙昭相信,汴京城中的趙頊和呂惠卿,他們並不在乎蘇軾會是什麼罪名,會落個什麼下場,他們更在乎的是自己對此事的反映,以及後續可以發揮的文章。

呂惠卿這是給自己出了個難題啊!

趙昭心裡很清楚,如果出面營救。那麼御史臺就會想盡一切辦法,哪怕是穿鑿附會,也一定會定蘇軾一個謀反大罪。然後再把自己牽連進去,哪怕是秦王,哪怕是大宋皇叔,哪怕與皇帝之間的爭鬥已經是公開的秘密。

但此時,趙昭的身份還只是臣子。一個臣子牽連進了謀反。大不敬的案件,這對聲望和實力都是巨大打擊。

倘若計策得逞,按照他們的預期的結果進行,即便是不能問罪處置。秦王也必然會一蹶不振,過去一切的努力,所有的基業。大好前程全都會付之東流。

袖手旁觀?這樣是能撇開嫌疑。但很可惜,趙昭不能這樣做,也不會這樣做。

這是一次與趙頊的公開交鋒,朝野上下都密切關注此事,對後面的局勢發展有重要意義。倘若輸了。秦王的威望就要大打折扣了,可以說是百害而無一利的。

最關鍵的是。蘇軾是自己人,是連襟的姐夫。

堂堂秦王,倘若連至親都無法保護,又如何有資格面對百官呢?還有誰會相信他?支援他?

所以此事對趙昭而言有些棘手,蘇軾是必須要搭救的,只是該怎麼救?才能不留下話柄呢?

明知道對方目的,若還是大意輕敵,是為不智,趙昭不會這樣愚蠢。

看來必須要想個妥善的辦法處理此事!

趙昭長嘆一聲,眉頭依舊緊皺。

~~~~~~~~~~~~~~~~~~~~~~~~

就在趙昭這邊冥思苦想,尋求對策的時候。

汴京朝堂上,烏臺詩案的影響正在發酵,並且逐步擴大影響。

這是一件重大的案件,起因就蘇軾一人,但打擊面豈能這窄?

以李定,舒亶與何正臣為首的御史臺官員,從各處蒐集蘇軾的詩文作品,並且大肆牽強附會,各種搜腸刮肚安插罪名,並且株連黨羽。

一時間,受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資治通鑑:破萬卷書,笑話

葉還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