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三問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六五七章 動之以情,宋王,尹三問,免費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柴敏言不愧是神醫高足,醫術精湛,別的醫者束手無策,只能等死的沉痾之症,她竟然妙手回春,生生給救回來了。

王雱的命保住了,王小夫人親自敷藥,親眼見著夫君的背疽一點點的癒合,最終完全癒合了。

至於虛弱的身體,則需要好好調養,至少性命則是無虞了。相比於原時空裡英年早逝,抑鬱而終,王雱是幸運的。

兒子的性命保住了,王安石的也是大為安慰。老年喪子,無意人生最大的悲劇,一個無法承受之痛。

在原時空,他之所以二度罷相,雖然有宋神宗信念動搖與呂惠卿的暗算,可最大的打擊還是因為兒子王雱病亡。

如今宰相之位仍舊未能保不住,但是兒子還在,這便是最好的安慰了。

也不說豁然開朗,突然頓悟,只是最近一段時日,王安石的心境已經大不相同。廟堂之事他已經看的很淡,也許唯有兒孫繞膝的天倫之樂,才是最彌足珍貴的。

這是歷盡滄桑之後的感悟,又何嘗不是一種別樣的無奈呢?宏圖大志實現不得,以至於只能被動地逃避,將所有的心思轉移到天倫之樂上。

到底是無奈還是感悟,或許是兼而有之,王安石自己也弄不清楚。但他真的有些厭倦了,此刻他最在乎的便是躺在病榻上的兒子。

官家已經同意讓他離開,沒有治罪。王安石沒有格外的高興,也沒有絲毫的沮喪。他打算回臨川老家去。在外漂泊多年,如今年歲大了,該早些回去,頤養天年,落葉歸根。

王安石想要帶上兒子一起走,兒子雖然才華橫溢,還很年輕,有著莫大的空間可以施展才華。但王安石還是想要帶他走。這一片天空確實絢爛,可是生活在這裡也更壓抑。

兒子太過執著,心高氣傲,承受不起強烈的落差,留在這裡並不合適。

總以為廟堂才是人生的追求,現在想想,一世平凡。江湖之遠,或許也有特別的動人之處吧!

王安石已經想明白了,但是他擔心兒子想不通。

這些年一直忙於朝政,以至於有些忽略了對兒子的教育,或許是自己太過溺愛他了。以至於他太自尊,太要強。不知道過剛易折,不知道淡然處之。如今這般情形也不知道能否勸動他,關鍵還是要看他自己是否已經想明白。

只有看開了,才能放下!

此刻,自己去給他講一番大道理。他不見得能聽得進去。但是換一個,也許他能夠被感動。

很多時候。曉之以理不如動之以情!

~~~~~~~~~~

房間裡,王雱無力地靠在榻上,妻子王小夫人端著一碗藥,一口一口地喂夫君服用。王小夫人的動作很細膩,細微之處便可見體貼。

總是先將湯藥吹涼一些,才小心翼翼地餵給夫君。

“秦王妃果真醫術高明,妙手回春,吃了幾服藥之後,夫君的氣色明顯好多了。想來再調理些許時日,就可以痊癒了。”王小夫人喜滋滋的,見到夫君病情好轉,別提有多高興了,笑靨如花的眼神裡滿是期盼與幸福。

是她開的藥,是她救了我!

王雱聽聞是柴敏言親自登門診治,從鬼門關把自己拉回來之後,心裡一直不是滋味。曾幾何時,他愛慕柴敏言,那年七夕在金明池,以一首《眼兒媚》向其表明愛慕之心。只可惜敗給了趙昭的《鵲橋仙》,從此再無緣分。

柴敏言成為了趙昭的妻子,繼而成為秦王正妃,已經不是他所能企及的,王雱也只好將一份傾慕之心默默地隱藏在內心深處。

卻沒想到,在自己為危險的時候,是她的回春妙手救了自己。難道這就是註定的“緣分”嗎?彼此的生命要以這樣的方式來交集?

病好了,一瞬間的感動與痴心之後,王雱也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資治通鑑:破萬卷書,笑話

葉還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