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三問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六五六章 宰相人選,宋王,尹三問,免費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秦王妃竟然親自登門為王雱診治!

訊息傳開,輿論反響強烈!

有人提到了禮儀和男女之防的問題,但並非主流。畢竟兩者身份相差懸殊,雖然男女有別,但一個是重病垂死之人,另外一個是名滿汴京的神醫。確實有不少人讚賞秦王妃醫者父母心,救人一命勝造七級浮屠,還是為大多數人所接受的。

大家更為關心的是這件事背後的意味!

秦王與王安石本該是仇敵才對,這種時候,不落井下石已經算是不錯了,怎地還以德報怨呢?

秦王夫婦大度,胸懷寬廣,不計前嫌,以德報怨啊!很多人為秦王的氣度所折服,讚賞之人不少。

也有人說,此事可能不簡單。王相公是官家的人,秦王與之密切接觸,非同尋常啊!

官家趙頊就是這樣認為的,原來還只是懷疑王安石與趙昭安通款曲,沒想到他們如今還明目張膽來往了。

王安石啊,枉朕對你寵信有加,你就是這樣報答的君恩的嗎?加上呂惠卿的彈劾,趙頊更是暴怒,欺君之罪,必須要從重處置。

“官家當真打算以欺君之罪,查辦王安石?”皇太后高滔滔對此提出了質疑。最近一段時間裡,兒子有意與她疏遠了。高滔滔心裡清楚,兒子這是防備自己,防備次子趙顥。

為了不損母子兄弟間的情分,高滔滔也就有意避開。讓兒子自己去處置。可是一段時間下來,局面卻是越發的糟糕了。以至於皇太后終於有些坐不住,親自駕臨垂拱殿。

“王安石小人也。與趙昭來往密切,欺君罔上,證據確鑿,難道不能治罪嗎?”趙頊聽出了母親言辭間的質疑與反對,他正在氣頭上,哪裡願意讓步?

高滔滔沉聲到:“官家意欲問罪王安石,到底是因為他欺君罔上。還是與秦王過從甚密呢?”

趙頊冷哼一聲,便是最好的回答。毫無疑問,自然是後者!

“呂惠卿呈上來了幾封書信。吾亦觀之,‘無使上知’之言確實有欺君罔上之說。只是信函中涉及的大都是變法與朝政的見解,並未有什麼十惡不赦之語。”高滔滔沉聲道:“其實此事可大可小,說白了不過是政見不合。王安石的表達的態度與方式不合規矩而已罷了!”

“可是……”趙頊哪裡肯服氣。這些年來,他最不能容忍的便是背叛,在他眼中,王安石已然是一個忘恩負義的背叛者。

“欺君之罪並不充足,如果強行問罪,百官會怎麼想?”高滔滔到:“柴敏言剛剛登了王家門,王安石就獲重罪,外人很容易就聯絡到秦王身上。如今他剛在西北打了勝仗。正是得意的時候,為天下人所關注。輕舉妄動,反而落下口實!”

“是嗎?”趙頊似乎並不太願意承認這樣的事實。

“我在想,柴敏言到底是為什麼登王家大門,官家不覺得此時頗為蹊蹺嗎?”

聽到母親的問題,趙頊不屑道:“定然是王安石早就與趙昭安通款曲,如今更是明目張膽!”

“王安石是什麼人,你還不知道嗎?他與趙昭之間原本有嫌隙,他們之間密切來往有多大可能?”高滔滔到:“至於說是捐棄前嫌,以德報怨,也不大可能。若說是拉攏,王安石已然岌岌可危,還有拉攏的價值嗎?所以,只有一個相對合理的解釋!”

“為何?”

“醉翁之意不在酒啊!”高滔滔到:“如果我猜得沒錯,趙昭是故意透過此舉激怒你,然後讓官家動殺心。不管怎麼說,王安石都是你昔日最寵信的大臣,沒有功勞也有苦勞,問罪於他,會讓人覺得你涼薄,翻臉不認人。你也知道,如今有許多大臣的心可都不安定,如此一來對誰有好處?

趙昭倒好,落下個以德報怨的好名聲,王妃之尊,不計前嫌,親自登門診治。禮賢下士,施以恩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猿球崛起

濤起石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