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三問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六四二章 大言不慚,宋王,尹三問,免費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從河東到麟州、再到綏州,這樣遠的路程,王中正只用了半個月。
除了中書省傳來的詔書,還有皇城司帶來的官家密詔,讓他火速趕到西北。王中正哪裡敢怠慢,急忙叫了劉仁軌,帶了兩萬人馬便渡河前往西北。
匆忙之間,以至於來不及徵發足夠的民夫。在西北崎嶇之地,要保證八萬大軍的糧草,再加上一些未知的情況,按理說至少需要調動十萬民夫。
奈何事出緊急,王中正只調動了不過四萬民夫便匆匆出發了,他對自己比較有信心,認為四萬人應該已經足矣應付西北的情況。
王中正很快就上岸了,折克行和種諤雖說都是忠於趙昭。可在秦王與官家沒有撕破臉皮之前,他們都是大宋的臣子,豈能違抗皇帝的聖旨?在秦王沒有另外的吩咐之前,他們只得笑臉相迎。
同樣是朝廷將領,哪怕王中正是個宦官,他們也十分尊敬。可是王中正卻不是個省油的燈,他以為自己是皇帝欽點之人,節制東路軍,自然高高在上。故而折克行與種諤面前,高調異常,態度很不友善。
折克行與種諤雖然滿腹怨氣,礙於王中正的身份,卻也不好說什麼。只得忍氣吞聲,維持算不上太過融洽的關係。
王中正背地裡對劉仁軌嘀咕道:“看吧,一點都不錯,西北的將領只知秦王,不知官家,簡直是大逆不道!”
“是是,要不稟明官家治他們的罪?”劉仁軌唯唯諾諾,是個擅長阿諛奉承之人。他知道王中正乃是官家的親信,這樣的人可不敢得罪。反而要多加巴結才是。
“那不行,如今在打仗,正是用人的時候,哪能輕易動他們?何況他們雖然有異心,可並無不軌之行動。”王中正嗓音奸細。陰陽怪氣道:“如今我們要做的,就是留心觀察,收集他們圖謀不軌的證據。”
“是,屬下會留心的。”宋朝的武將沒什麼地位,在文臣面前抬不起頭不假,可是在宦官面前。如此卑微的還真是少有。不得不說,劉仁軌真是個恬不知恥的奇葩!
王中正道:“雖然目前不能治他們的罪,但是敲打一番還是很有必要的。”
“是,得給他們當頭棒喝,免得他們以為自己打了兩場勝仗,就不知道自己姓什麼了。”劉仁軌立即出聲附和。
次日一早。王中正便召集將領,宣佈要加快速度,趕在十月半之前攻克鹽州。如今已經是九月中的天氣了,一個月的時間,攻克銀州、夏州、石州等外圍城池,然後在攻破西夏東部軍事重鎮鹽州?
可能嗎?
眾人心中都難免質疑,覺得新來的這位王中官有些著急了。好高騖遠。不切實際!
折克行作為原來的東路軍主將,勸說道:“王公,銀州與夏州都是西夏重鎮,不可操之過急,還是按部就班,穩紮穩打比較好。”
“兵貴神速!”王中正不悅道:“如今已經是深秋,再過不久,西北的寒冬即將到來。到時候就不利於我軍作戰了,難不成要無功而返嗎?
再說了,如今西夏人主動退縮。前幾日不是還有幾個軍寨望風而逃,主動投降嗎?看來西夏人是嚇破了膽,而我軍氣勢如虹,正是乘勝追擊的好時候。”
“乘勝追擊是沒錯,只是一個月的時間。未免過於倉促!”種諤德高望重,他的話多少還是有些分量的。
可是王中正壓根不當回事,反問道:“沒試過怎麼知道呢?種將軍是對自己沒信心?還是畏懼西夏人啊?”
“種某無所畏懼!”種諤頓時大怒,礙於王中正的身份,生生忍住,沒有當場爆發。
“既然無所畏懼,那就勇敢地衝向西夏人吧!”王中正陰陽怪氣道:“這樣吧,種將軍進攻銀州多日,就繼續攻城吧,折將軍負責掃清外圍的西夏兵力,本將則直接率軍進攻石州和夏州。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