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三問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六四一章 麻煩接踵而至,宋王,尹三問,免費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趙昭沒想到守株竟然真遇到了兔子,當真是好運氣。

西夏人進攻蕭關的時候,他們故意沒有強烈抵抗,放西夏人透過。然後在涇河岸邊的峽谷裡設伏,待西夏人全部進入包圍圈之後再發起進攻。

這是一場沒有懸念的屠殺!漫天的箭雨迎面而來,宋軍居高臨下發起進攻,西夏人根本抵抗不住。

死傷不計其數,有人士兵慌不擇路,跳入涇河之中妄圖逃走。這一段河水流湍急,多尖銳山石,瀑布深潭比比皆是。大部分不會游水的西夏人,落下去焉有活命的機會。

天亮的時候,戰鬥已經結束了,八千西夏騎兵幾乎全軍覆沒,其中包括主將梁河,只有數百人被僥倖躲過一劫,被宋軍俘虜。

李承笑道:“殿下真是神機妙算,逮個正著。”

“嘿,哪裡有那麼神奇,不過是略微謹慎些罷了!”趙昭道:“立即分開審問俘虜,本王要儘快知道蕭關北側是什麼狀況。”

“哦,原來殿下是如此打算,屬下馬上去!”李承瞬間反應過來,匆匆忙忙地走了。

守株待兔是可與不可求的,趙昭不可能專門為了這種小機率事件在蕭關設伏。他實際的目的——突破蕭關,北擊西夏!

西夏人可以從蕭關南下進攻關中,那麼宋軍也完全可以從蕭關北上,這才是趙昭來六盤山的真正目的。

以督戰為名,悄然來此。實際上已經有一支兩萬人的軍隊在附近等候了。為什麼中路軍劉昌祚所部的兵馬最多?除了從環慶路到靈州是主攻正面戰場外,也為了掩人耳目。劉昌祚所部對外是八萬人馬,實際上是十萬,有兩萬人留在了六盤山下。

不過。蕭關險要,乃是一夫當關萬夫莫開的地形,輕易不容易攻克,一旦被西夏人察覺到自己的意圖,加強守衛。可就前功盡棄了。

趙昭很謹慎,除了派遣探馬偵查外,也意識到西夏人也有可能採取如此計謀。反正劉昌祚和種諤他們打的都不錯,自己有的是時間,所以耐心等候幾日。沒想到西夏人真的來了,趙昭大喜過望。立即伏擊。

幹掉八千西夏士兵著實不算什麼,但是可以透過他們來了解蕭關以北的情況。當西夏人主動派出騎兵越過蕭關,南下進攻關隴的時候,他們也很容易放鬆警惕,宋軍也就有了可乘之機。

如此大好機會,趙昭怎麼能放過呢?

李承很快就回來了。稟報道:“殿下,梁乙埋的主力已經撤到了靈州,劉昌祚將軍的大軍正在韋州城下與西夏激戰。”

梁乙埋撤退到了靈州?趙昭不由陷入了沉思。靈州靠近黃河,又稱西平府,西夏在黃河東岸最重要的城池和軍事要塞。

宋軍此番出兵的目標正是靈州,相對來說劉昌祚的中路軍從環慶路出發,到靈州的距離比較近一些。

不過。從葫蘆河北上之後,他們要在偏東北方向攻克一座軍事重鎮——韋州!

西夏面向宋軍的防禦線主要有兩條,一個是六盤山一線面對環慶路,另外便是東北方向與麟州、府州、延州一線接壤。

在這兩條防線上有幾座城池比較重要,東線有綏州、銀州、夏州和鹽州。東路軍如今已經攻克綏州,正在圍攻銀州。

相對來說,六盤山一線,靈州前線只有一座屏障,那便是韋州。這裡也是靜塞軍司駐地,西夏國共分十二軍司。皆為其主力。由此可見,韋州的重要性。

劉昌祚與景思誼如今就在韋州城下,只有破城之後,才能繼續推進。梁乙埋肯定在那裡駐紮了大量軍隊死守,否則他不至於撤退到靈州。不過由此可見。西夏是採取之守衛大城池的策略。

也不奇怪,這一代許多地方都是沙漠荒山,有價值的正是這些城池所在。

西夏全力守衛幾座核心城池,放棄了周遭的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資治通鑑:破萬卷書,笑話

葉還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