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三問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五八四章 堅守青唐城,宋王,尹三問,免費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厲精城,又名臨谷城,河湟谷地的另外一座大城池,位於青唐城以西,距離青/海湖不遠。
當年角廝羅立足河湟之後,曾做了一件大事。他將青唐城、厲精城、青/海湖、高昌連為一線,開闢了一條道路。而青唐城經過河州,或者東北方向的蘭/州,與中原之地相聯絡,形成一條商路。
從而使得,中原和西域之間再次有了聯絡,因為戰亂而中斷的絲綢之路重新暢通。
也正是因此,河湟吐蕃得東西交流之便,成為絲綢之路上的一座中轉站,從而興旺繁華。當然了,也正是因此,動搖了西夏在絲綢之路貿易中的地位,使得兩國多有徵戰。
厲精城的地位也越發的重要,除了向西北,前往高昌的絲綢之路。往南,則是震懾和控制了許多吐蕃部族。成為青唐城之外,一座舉足輕重的城池。
早年間,角廝羅與李立遵之間矛盾重重,備受寵愛的喬夫人和幼子董氈就居住在厲精城。城中軍民有六七萬人,繁榮強大,無人敢侵犯。從而對河湟西部的吐蕃部族,以及絲綢之路牢牢控制。
角廝羅之所以能夠戰勝李立遵,與此也是有關聯的。從地位、重要姓,以及與董氈的關係而言,厲精城在吐蕃有些陪都的意味,在青唐城遭遇危險的時候,贊普往往移步駐蹕厲精城,統領全域性,似乎也順理成章。
吐蕃大臣提議轉移到厲精城也是有道理的,畢竟宋軍的兵鋒已經到達青唐城附近,十分危險。
相對來說,往西的厲精城更安全一些。贊普和王子身份尊貴,豈可輕易身處險地?
這種狀況,與中原王朝都城遭遇襲擊,臣子跪請皇帝離開是一個道理。
這個時候,皇帝通常有兩個選擇!
堅守城池或者逃往安全地帶。
至於如何選擇,首先要看實際情況,要是敵人的兵力著實強大到不可抵禦,那麼棄城而走,儲存實力,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再圖光復便是。
當然了,是否能夠抵禦,也與皇帝和大臣,以及守城將士的信心有關係。或許敵人沒有那麼強大,但是皇帝與大臣害怕,心有動搖,棄城而逃。所引發的後果是什麼?如此情況下,必然會士氣低落,軍心渙散,城破喪土是必然的。
這樣的例子多了去了,唐朝安史之亂,李隆基去了巴蜀。後來動盪不安中,又有天子三遷之說。其中固然有敵軍強大的緣故,可皇帝先溜走,無疑讓將士們寒心,哪裡還有心思守土?
也有帝王選擇堅守城池,大明王朝天子守國門便是如此。至於大宋,當年宰相寇準強請真宗親征澶州,宋軍士氣大振,讓所向披靡的遼軍吃了敗仗。
如此情況下,皇帝在城中,將士們自然要格外用命,保護王朝最尊貴的核心。同時帝王的勇敢與堅持,也會和將士的心產生共鳴,振奮軍心。
而今,董氈也面臨著這樣的局面!
走,還是不走!
意見提出來的時候,董氈一時也不知道該說什麼。
青宜結鬼章卻暗自無奈,如果這時候贊普走了,那麼一定會全城震動,軍心和民心都散了,如何與宋軍對抗呢?
只怕到時候,青唐城會不攻自破。都城被人攻破,對一個國家而言,這是多麼可怕的事情?河湟一般的國土就會淪喪。沿著湟水,可是最肥沃,最富饒的土地。那樣可就是國將不國,河湟吐蕃基本上也就完了。
贊普不能走!
這是青宜結鬼章意見,但是他不好講出來。
畢竟青唐城岌岌可危,贊普在這裡,要是有個三長兩短,後果不堪設想。他不敢冒險,這個責任他承擔不起。哪怕他有信心將青唐城守衛的如同鐵桶一般,卻依舊不敢打這個包票。畢竟任何事情都是有意外的,不怕一萬就怕萬一。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