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三問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五八三章 兵臨城下,宋王,尹三問,免費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蘇楠當崢終究還是運氣不佳,眼看著就要踏入西營邊緣的時候,一支羽箭沒入後背,帶著遺憾跌落馬下。

西營的吐蕃士兵已經察覺到出現變故,正在探查究竟,尚未來得及列陣防禦的時候,馬蹄聲與喊殺聲已經到了跟前。

還沒搞清楚是怎麼回事,便瞧見一個人中箭墜馬。營地門口火把高燃,火光之中蘇楠當崢的面孔清晰可見。

主將死了!

這對本就混亂的吐蕃軍而言,又是一次巨大的打擊。本就糟糕的局勢,現在又群龍無首,情況越發的混亂。眼睜睜地看著主將陣亡,心理上的衝擊可不小,驚恐之後便是畏懼,吐蕃士兵頓時軍心渙散,四散奔逃,何談抵抗?

只是面對宋軍鐵騎洶湧的砍殺,他們逃無可逃,大部分人瞬間成為刀下亡魂,只有極少數人逃了出去。

天亮的時候,林昭趕到了龕谷。

兩座營地已經夷為平地,灰燼中依舊冒著煙,尚未完全燃盡。

“將軍,敵軍幾乎被全殲,只有極少數逃走!”种師道見到主帥,前來稟報戰果。這一次,因為場合正式,對林昭的稱呼自然有些許變化。

“做的不錯!”快刀斬亂麻,龕谷能有這樣收穫已經不錯了,林昭點頭讚許。种師道年歲漸長,也已經能夠獨當一面了。這樣的將才,儘早培養起來,於大宋,於自己而言都是好事。

“逃走的那些人……?”种師道略微有些擔心,畢竟沒有將吐蕃軍全部殲滅。

林昭搖頭道:“不必擔心,只是極個別而已,在這茫茫雪原之中,靠兩條腿走回青唐城嗎?即便是有一兩個騎兵逃脫,又能如何?茫茫雪地?沒有食物草料,生存的可能不大。”

“不過……”林昭話鋒一轉,說道:“為了謹慎起見,立即出擊,直達青唐城,搶在他們將訊息傳回去之前,兵臨城下,打吐蕃人一個措手不及。”

“是!”种師道立即傳令,大軍即刻準備出發。利用雪橇,在速度上有一定優勢,相信可以做到。

“那龕谷如何處置?可需要人來鎮守?”

“龕谷地形是河湟防備東邊來犯之敵的,向西沒有防禦價值可言……”林昭掃了一眼附近地勢,說道:“何況,我們的前鋒要往青唐城而去,此地已經納入大宋國土,何須大軍防備?留下千人打掃戰場,保證補給暢通即可。”

“是!”种師道立即答允,然後帶著人馬朝西立即進發。

茫茫的雪原上,數千雪橇正在快速行駛,每個雪橇前都有兩匹戰馬,速遞加快了許多。龕谷一戰,繳獲了數千馬匹,正好彌補了宋軍戰馬不足的問題。

有了馬匹和雪橇,本來是最大障礙的積雪反而成為最方便快捷的運輸通道。厚厚的積雪上摩擦小,速度自然很快,而且雪橇面積大,運輸量也大。運送士兵還是小事,最主要的是糧草和一些軍械。

深入河湟,又是寒冬,最害怕的就是糧草和後勤補給了。有了雪橇,便可以在秦州、河州到青唐城之間架起一條快速運輸通道。

至於寒冷的天氣,也不再成為宋朝人敵人。不用穿皮衣,只需要船上棉衣就是了。近幾年,孟家為主導的棉花種植已經在大宋的許多地方展開。

熙寧五年前期因為乾旱,糧食作物無法種植。但是棉花卻耐旱,孟家在江淮一帶推廣種植,之後又以糧食換棉花,救活不少人,積德行善的同時也產出了許多的棉花。林昭前往西北的時候,便要商行縫製棉衣,然後運送到西北來。

趕在冬天的時候,正好是宋軍將士禦寒的神器。耐寒不再是裹著一身獸皮的吐蕃人的專利了,使得宋軍可以在寒冬中從容作戰,保持戰鬥力。

這些都是吐蕃人沒想到的!

其實,不管是阿里骨還是藺逋比,甚至是董氈與頭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資治通鑑:破萬卷書,笑話

葉還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