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三問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三章 漩渦,宋王,尹三問,免費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垂拱殿裡,趙頊與諸位大臣全都是連聲稱讚。

拉攏高麗,分化女真和渤海,讓遼國內憂外患,減輕對宋朝的壓力。

幾乎是不費一兵一卒,只是動用一些商業手段。如此對大宋也是有利而無害,白山黑水間的東珠和人參可都是珍品,在大宋絕對能賣上好價錢。

林昭心裡也在嘀咕著,東北方向這條商路可是有利可圖啊,得想辦法讓孟家商行也參與其中才是!至於西邊經過河湟吐蕃的絲綢之路,只怕要不了多久就要暫時阻塞了。

心裡正想著,那邊趙頊沉聲問道:“此計甚妙,只是派何人出使遼東才是呢?”

眾人的目光再次落在林昭身上,提出此計的林侍郎似乎是最合適的人選。無論是辯才還是能耐,尤其是主持這樣大的策略,還是他自己提出來的,方方面面都再合適不過了。

林昭不由自主滿頭黑線,難不成出使已經成為自己的固定標籤了嗎?沒功夫離開汴京,更沒有心思去應付名副其實的棒子!

“陛下,工部還要主持恢復運河同航的事情,再者……臣的兩位妻子馬上就要生產了!”林昭聲音降的很低,畢竟在朝堂上講出這種很私人的理由有些不太合適。

可是趙頊卻並未太在意,心中反而有種共鳴。他的兩位妃子不曰也要生產,期盼著做父親的心都是一樣的,故而完全理解林昭的心情。再者,林昭是工部侍郎,運河恢復通航也至關重要,他肯定不能擅離職守。

只是如此一來,出使的事情該交給誰呢?趙頊不由又皺起了眉頭。

林昭見狀,立即道:“陛下,不若臣冒昧再推薦兩個人?”

“哦?東陽有合適人選?”趙頊又是一喜,急忙詢問。

“蘇轍與蔡京,不知陛下以為如何?”林昭輕聲說出了兩個人的名字!

蘇軾與蘇轍兄弟,以及蔡京曾經請託他幫忙安排官職,可是許久以來一直沒有機會。今曰先是趕鴨子上架舉薦了沈括,隨後林昭腦中靈光一閃,有了新的想法的,這可是正是安插“親信”的良好機會啊,而且還是正大光明的那種。

當然了,蘇轍和蔡京目前都並未效忠自己。不過這次給了他們恩惠,他們將來是否能歸心呢?再者,今曰舉薦,實際上他們已經被動地打上了林昭的標籤,將來也是沒有其他選擇的。

“他們?”

聽到兩人的名字,趙頊略微沉吟。王安石和呂惠卿的臉色已經有些不自然了,畢竟兩人相當於都是變法新黨的叛徒。林昭此舉是什麼意圖?他們自然而然就有所戒備。

林昭急忙道:“陛下,出使乃是外交;蘇轍沉穩,能力顯著;蔡京年輕有為,為人機敏,想必定能不負囑託,完勝好這件國之大計!”

特意點名是外交事務,與國內新舊兩黨鬥爭並無關係,使趙頊能少些芥蒂。他身為皇帝,即便是支援新黨,但在根本態度和用人策略上,絕對不可能像王安石那樣涇渭分明。都是他的臣子,都在為大宋盡忠,不應該有差別的。

單純的就事論事,蘇轍和蔡京都是很合適的。富弼和司馬光等人也及時表示贊同,即便王安石反對,也改變不了事實。趙頊沉吟許久,輕輕點頭道:“那好,此事就這麼定了,蘇轍為正使,蔡京為副,出使高麗!”

至於林昭舉薦此二人的動機,倒是沒有人懷疑!畢竟,在不考慮林昭真實身份的情況下,確實找不出有其他的不良動機!再者,是呂惠卿提議,趙頊才召見林昭的,否則他根本沒機會表達這些建議。呂惠卿與林昭有仇乃是眾所周知的事情,自然不會勾結,那麼這一切就顯得很偶然了。

唯獨訊息傳開之後,歐陽修和趙拚有些懷疑,不過也僅僅只是懷疑而已!他們也不會做出什麼不利於林昭的舉動。

林昭也暗自鬆了口氣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資治通鑑:破萬卷書,笑話

葉還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