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三問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二章 獻策,宋王,尹三問,免費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林昭匆匆來到皇宮的時候,才發現趙頊和諸位大臣們都在,很明顯是為了遼國劃分邊界的那份國書。
只是叫自己來幹嘛?尚未決定是否插手的時候,卻已經被動參與其中了。難道這就是所謂的人在朝堂,身不由己嗎?
“東陽啊,今曰遼使提出蔚、應、朔三州重新劃分邊界的事情,你怎麼看?”趙頊似乎是滿懷期待,先是免了禮數,便立即笑吟吟的詢問。
呃……
果然如此,林昭沒有立即回答,略作思量,沉吟道:“不知陛下和諸公可有定論?如此大事,臣不敢冒然妄言!”
謙虛是很有必要的!看目前的情形,似乎沒有商量出什麼來,否則巴巴的宣自己入宮又是做什麼呢?不過越是這種時候越是需要謹言慎行,總不能大大咧咧的,顯得自己比宰相和翰林學士們厲害很多吧?
趙頊道:“富相公以為,當務之急是要弄清楚遼國的態度,到底只是尋常趁火打劫,還是有意尋釁滋事,挑起戰爭?”
“沒錯,東陽你出使過遼國,去歲又在河北路公幹,距離宋遼邊界不遠,想必多有了解,不知你如何看待啊?”富弼看著林昭,眼中也多了幾分期許。
去年耶律浚到過大名府,雖說大宋朝廷最後是堅決不承認,但是站在這裡的大臣們卻都心知肚明。林昭與遼國太子有過接觸,對遼國的情況更為了解,有獨到見解似乎在情理之中。
林昭略微思量,說道:“臣以為遼國並無南侵之意!想來是趁著我國發生旱災,趁火打劫;二來嘛,應該是對我朝平燕風潮的打壓。”
新年之前,大宋朝堂上確實出現過這樣一股風潮。收復燕雲,對抗遼國,一時間聲勢頗為浩大。太學學子們一腔熱血,呼聲比誰都高。不過真正讓遼國擔憂的應該是楊家將的後人也參與其中,據說楊文廣已經在制定一個收復燕雲的軍事策略了。
這樣的情況下,遼國怎麼可能沒有反應?
“臣以為,此舉並非遼國想要動兵南下,只是為了打壓我朝,可以說有那麼一點……警告的意思!”林昭道:“不過這也顯示出他的外強中乾,不僅不會動兵,甚至還有些畏懼我朝的反遼決心!
耶律重元與蕭胡睹之亂對遼國打擊甚大,耶律洪基又不是個雄才大略之人,短時間內的重點應該是穩定國內。”
這樣的話趙頊最愛聽!不知不覺間,臉上微微多了一絲喜色。
身後的呂惠卿卻道:“林侍郎肯定嗎?雖說不能長他人志氣滅自己威風,可是軍國大事也不能兒戲,還需要慎重!”
“哼,此乃臣的看法,此事還需要聽從陛下和諸公的意思。當然了,邊軍與河北路文宣撫使那邊的意見也很重要。”林昭依舊錶現的很謙虛。
“是該如此!”趙頊也頗為贊同,他肯定不會因為林昭的一家之言,立即就有決斷。
“那當前如何處置呢?”參知政事韓絳輕聲詢問,事情已經出來了,不管最終的決定是什麼,重要先應付著。
“不若先答應遼國,與之談判,穩住他們!”
對此司馬光並不反對,卻補充道:“不過也不能喪權辱國,讓大宋吃虧,凡事還是據理力爭。”
“那是自然,只是談判誰去合適呢?此事一般人可應付不來!”呂惠卿看似隨便一句,可是眼神卻不由自主地落到林昭身上,很明顯的意有所指。
他之所以提及林昭的目的就在這裡,劃分邊界可是個麻煩事,據理力爭,維護領土主權可能會挑起宋遼爭端。反之則可能喪權辱國,怎麼著都不對,是個麻煩的差事。誰讓林侍郎辯才無雙,有多次出使談判的經驗,對遼國又熟悉,自然最合適不過了。
果不其然,趙頊和在場大臣們的目光都落到林昭身上,顯然都動了這樣的心思!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