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三問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二章 獻策,宋王,尹三問,免費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林昭頓時暗叫不妙,汴京這邊一局大棋就要開始了,自己哪有心思去和遼國人拌嘴爭地?呂惠卿這是不安好心啊!只是如何推辭呢?除非有個更合適的人選。

心念電轉,林昭腦中突然靈光一閃,朗聲道:“陛下,臣推薦一個人!”

毛遂自薦?似乎不是這樣的節奏,趙頊問道:“東陽推薦何人!”

“延州府司理參軍沈括!”林昭道:“陛下,沈括擅長山川地理之學。在西北時,臣曾見他正在繪製一幅大宋疆域全圖,想來對邊界情況瞭如指掌。再者,沈括為人穩重,思維清晰,定能擔當此任!”

辯才好又能如何?勘定邊界,那自然要專門人才了,山川地理之學才是王道。自己如何能和沈括比呢?當然了,林昭也並非情急之下拉沈括來頂缸,繪製《守令圖》是事實,沈括在這方面有專長。依稀記得,在原本的歷史上,沈括確實有過這樣的經歷,最終也獲得了成功。

此言一出,眾人都陷入了沉思。很明顯,沈括的條件很符合,趙頊也有些動心了。唯獨呂惠卿略微有些不快,怎能讓林昭這般輕描淡寫就逃過一劫呢?

很可惜,剛剛想要再說點什麼的時候,趙頊已然點頭道:“好,立即傳旨,讓沈括前去蔚州與契丹人談判!”

“可若談判失利,遼人又有異動該當如何?雖說林侍郎有言在先,我們也不能等閒視之了,有備無患總是好的。”富弼老成持重,比較謹慎。

王安石道:“雄州邊軍做好迎敵準備,枕戈待旦,防備遼軍。”

關於此事,林昭之前已經有過考慮,也有對策!但是要不要說呢?已經舉薦了一個沈括去談判了……

舉薦!林昭重新回味著兩個字,頓時心中一動,是啊!這可是個難得的好機會啊!

“邊軍防禦是必要的,除此之外……”林昭道:“如果遼國自己自顧不暇,受到牽制,自然也就無力南下了。”

“牽制?東陽何意?”趙頊也是心中一動,急忙詢問。

“拉攏第三國牽制遼國!”

大臣們似乎也回過神來,怎麼把這一茬給忘記了?只是宋夏關係緊張,根本拉攏不到西夏啊?

“拉攏誰?”

“高麗!”林昭道:“高麗與遼東接壤,如果大宋可以拉攏高麗,遼國的後院可就不安穩了。”

歷史上,在宋遼對峙的這段時間內,高麗時而偏向遼國,時而偏向宋朝。不過畢竟和遼國接壤,與宋朝只是隔海相望,在遼國之間左右逢源的同時,相對來說還是親遼更多一些。

林昭道:“高麗雖然和遼國關係親密,可是更多的應該是畏懼才對吧!聽說遼國插手高麗立嗣之事,惹得高麗王王徽頗為不快,這種時候,我們是否該考慮一下,將高麗拉攏到大宋這邊來呢?”

眾人都是眼前一亮,高麗素來與中原王朝關係緊密。只是因為契丹興起之後,佔據了北方,高麗與宋朝之間的關係逐漸淡薄。以至於大宋君臣有些忽略到這個半島國家,以及它存在的意義!

“東陽之計甚好,如果有高麗牽制,遼東不穩,遼國自然就無力他顧,更不敢與大宋為敵了。”趙頊拍手叫好,顯然對此十分認同。

林昭道:“不止如此!外在的牽制雖然有力,可高麗終究弱小,起到的影響只是那麼大。所謂內憂外患,如果一起出現,那遼國也會自顧不暇了。”

“遼國的內憂從何而來?”韓絳出聲詢問。

“女真和渤海!”林昭道:“今曰遼國送給陛下的壽禮,那些東珠和人參,不出所料應該是從遼東女真人那裡巧取豪奪來的。契丹對女真壓迫甚重,時曰長了,必有反心。只是女真各部鬆散,也都弱小,尚未萌生出這樣的反抗之心來。如果能夠加以催化,會讓遼國頭疼的。”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猿球崛起

濤起石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