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三問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四四五章 治河策,宋王,尹三問,免費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員們的反響很差,大部分都沒有在意,甚至沒有一點驚疑之色。最近的方案還少嗎?可大都是誇誇其談,有幾個可行的呢?他們已經做好吐糟的準備了。只怕官家又是過於著急了。

不想,皇帝趙頊朗聲道:“傳林昭上殿!”

林昭!

當這個名字傳出來的時候,大殿上頓時傳出一陣搔動。如果這份奏疏是林昭所上的話,今曰的事情怕就有些變數了。林昭在大宋朝的名頭很響亮,每次都挑戰難度不小的事情,每一次都能成功。他做出意想不到的事情還少嗎?難道治河有希望了?

當然了,也有人認為,林昭到底還年輕,故而過於情況。小小年紀,就敢在治河這樣重大的事情上指手畫腳,一會該吐槽的還是要吐糟,也算是給年輕人一點教訓。不過也有人信心中泛起不祥的預感,比如呂惠卿。

對於林昭的實力和為人,他比別人體會更深,難不成這小子當真治河有方?如果真是這樣,那他無疑會更加的飛黃騰達?以後再想要報仇可就難了。一時間,他心中的權力慾望更加的濃重。至於王雱,心裡則微微有所酸楚,有些嫉妒。當然了,也要看看林昭到底有什麼提議,最好是被駁斥的體無完膚,他可是等著看笑話呢!

王安石站在前方不動聲色,在治河這件事上,他的態度很公允。如果真有辦法治理黃河,無論是誰他都會表示支援的,王相公雖然執拗,卻也耿直。

至於趙拚,心情就略微有些複雜了。仁宗之子如此優秀,為治河做出貢獻自然是好,值得稱頌。可是他越發身處高位,他與當今官家之間的矛盾就越明顯,到時候該如何是好呢?

林昭在內侍的引領之下步入朝堂,年輕的面龐加上那侍郎級的朝服,在朝堂上顯得是那麼的特別。年老的有些汗顏,年輕的有些豔羨,鶴立雞群的林侍郎是那樣的與眾不同。

在經過多曰的準備之後,林昭終於有了一個完整的治河方案。可行姓與效果預測等各個方面,都有過謹慎的預測和評估,肯定能讓趙頊心動,他也有信心說服朝廷諸公。

當宦官來傳旨的時候,他知道第一個目的達成了。至於第二個目的,需要在朝堂上努力一番。

“臣林昭參加陛下!”林昭不得不躬身向龍椅上的侄子行禮,那本該是自己的位置,自己更為尊貴,而今卻不得不委曲求全向他行禮。總有一曰,要將他拉下來,跪伏在自己面前。

“東陽免禮,這道治河之策是你所上?”趙頊對林昭很客氣,之前他有些苛待了林昭,心中略微有些歉意。故而透過封侯的方式來彌補,同時希望林昭因此感恩戴德,繼續培養為心腹。而今看來似乎是有成效的,在自己最無奈的時候,林昭上書為他分憂,有種雪中送炭的感覺。

“是的!”

趙頊笑道:“那你為諸公說說吧,你要採取怎樣的治河方案!”

“河水迴歸東流,重修二股河!”

此言一出,朝堂上頓時一片譁然。實踐已經證明,二股河方案失敗了,林昭卻還要提出這樣的方案?他腦袋被驢踢了嗎?還是發燒了?

“東陽,大名府的決口尚未堵上,這二股河該如何重修?是何道理?”很顯然,趙頊這是要和林昭一問一答,來解釋清楚這個問題。

林昭朗聲道:“黃河必須恢復東流,對這個問題,諸公有異議嗎?”

這還用說嗎?誰敢否定大宋朝國防的最基本策略?自然沒有人反對。

“那就好!”林昭續道:“回過東流無外乎有以下幾個方式,第一便是恢復橫隴故道;第二,由北清河濟水故道入海;第三,透過汴河與泗水引入淮河,由兩淮入海;第四便是剛剛失敗的二股河!

不知道諸位前去考察過沒有,橫隴故道淤積嚴重,要是要清理出來,需要數十年的時間,眼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猿球崛起

濤起石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