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三問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四五八章 衝動與懵懂,宋王,尹三問,免費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耶律浚之所以想要南下,一方面是想要去遊歷一番。
瞭解宋朝,做到知己知彼,為將來自己登基,執掌遼國做準備。他是個有志向的太子,並不滿足於遊牧草原,幽州以南的錦繡江山十分誘人,故而早有率領契丹鐵蹄南下之心。
黃河對宋朝而言是屏障,對遼國而言勉強算是武器,耶律浚自然不想宋朝很快治理很好。本來之前宋朝多次治理黃河都是失敗告終,遼國也就沒有當回事,完全就當成是一個笑話而言。每一次出現黃河水患的時候,對遼國而言都是一個不錯的好機會。
正是因此,每次黃河水患,宋朝內部必定是嚴陣以待,如臨大敵。但是這一次似乎不同,負責治河黃河的人竟然是林昭,當年那個出使遼國的年輕人。
雖說已經好幾年了,但耶律浚對林昭的印象很深刻,並且一直有關注林昭的動向。縱觀林昭這些年的發展,越發的顯示出其實力和潛力。隨著年紀不斷增長,耶律浚隱約有種感覺,林昭將會前途無量,有可能會是遼國的勁敵,是自己的勁敵。
他隱約有這種感覺,故而想要再會會林昭,這也是他想要去宋朝一行的原因之一。當然了,這其中也有一個少年人的衝動。
遼主耶律洪基讓兒子代表自己巡視各地,可又擔心兒子太過年輕,震懾力不夠,辦事不妥當。所以無論去哪裡,始終會讓耶律乙辛在側陪護,一來是保護,二來是輔佐教導耶律浚。在他看來,耶律乙辛是個忠臣,對自己忠心不二,一定會成為耶律浚的好幫手,好老師的。
可是他忽略了一點,耶律乙辛對他是很忠誠,可是對他兒子就一定忠誠嗎?
以前抑或者道現在,耶律乙辛都儼然是大遼國的二號人物。一人之下,萬人之上,權力很大。可是隨著耶律浚的長大,以及表現出的超強能力和潛質,已經逐漸超越他。
耶律乙辛因為早年出身的緣故,是個權力慾望很強的人,他或許沒有謀逆之心,但絕對有做個權臣的意圖。因此,不容許任何人以任何方式奪走手中權力,當什麼人對自己有威脅的時候,他就會自然而然地想要將對方除去。
哪怕是他是遼國太子,也再所不惜。
只是一直以來,都沒有這樣的機會,即便是耶律乙辛膽大包天,也不敢隨便把太子怎麼樣。只要被耶律洪基抓到把柄,他必定會死無葬身之地。除非他能當上遼主,可惜他沒那個實力和資格,這一點他還是有自知之明的。
當然,是可以用小動作的,背地裡暗箭偷襲。可萬一要是走漏了風聲同樣是很危險的,沒有必然的把握,他絕對不敢輕舉妄動。
可若如果能借刀殺人,那自然是最好不過,奈何蕭胡睹之後,遼國再無這樣膽大包天之人。耶律乙辛很苦惱,一直都沒有機會。
而今,耶律浚自己卻送給他一個前所未有的好機會。堂堂遼國太子竟然要秘密去宋朝,那可是敵國啊!雖說有澶淵之盟在,兩國也是兄弟之國,可真正誰對誰友好過呢?遼國太子擅自入境,被宋朝人發現,認為奇貨可居,扣留抑或者是殺害似乎都說得過去。
借刀殺人!
自己根本不費事,沒有任何的嫌疑和責任,便可以除掉耶律浚,何樂而不為呢?沒辦法,誰讓耶律浚表現的這麼優秀呢?如果他的資質能再差一些,讓自己可以做個輔政大臣,那也完全可以容忍。
偏生他表現的太優秀,而且耶律浚對自己也當真算不上客氣。按照這個趨勢,這位太子登基之後,是不會給自己好臉色的。說不定還會卸磨殺驢,畢竟對耶律浚而言,自己有些功高震主了。
有權力這個根本矛盾在,想要緩和關係很難。再者,即便他想要緩和關係,可那位皇后娘娘對自己似乎始終有戒備和敵意。蕭觀音,那個女人不止漂亮,還有些太過聰明瞭。不動則已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