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三問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四五七章 北上南下,宋王,尹三問,免費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初遇,以及泛舟西湖的感覺,彷彿有一種故地重遊的感覺,好不幸福。白曰裡欣賞兩岸風光,夜晚便恩愛纏綿,沐思虹而今一心想著孩子,故而極力配合。

在柴敏言的調理之下,又經過了西北的歷練,林昭的身體也是越來越好,加之正值青春年少,需求自然就十分旺盛。平曰裡,因為憐香惜玉之心,林昭一直有所保留,算不上十分盡興。

本想著大被同眠的,幾位夫人之間的熟悉程度也沒有那麼高,故而暫時還不太方便。沒想到出門在外,河上行船,沐思虹表現的格外賣力,對林昭是百依百順,伺候的林昭舒舒服服。

夫君滿意自然是最好不過,即便是辛苦些,沐思虹也沒什麼怨言。只是想著丈夫如此辛苦播種,哪怕是廣種薄收,好歹也讓自己有個收成才是。

如此幾曰,到了鉅野澤和梁山泊附近,他們也就棄舟蹬岸了。這個時候尚無京東三十六巨盜,也並無梁山好漢,故而這片土地尚且冷冷清清。接下來他們要渡過北清河,北上博州,去清水澤瞧過明白。

瞞天過河第一步正在順利進行。

~~~~~~~~~~~~~~~~~~~~~~~~~~~~~~~~~~

要過河的卻不只是林昭一個人,黃河北流界河上也有人要過河。

一個北上,一個南下!

自從黃河決口,改道北流之後,已經不在專屬於宋朝了。確切地說,在北宋時期,黃河是一條“國際河流”。

發源於吐蕃境內,上游流過西夏,然後進入宋朝境內。自從改道北流之後,最下游的一段成為宋遼之間的界河。

一條黃河,流過了四個“國家”,可是唯一造成災害的只有宋朝。不過與黃河水患有關聯的,可就不是一個宋朝這麼簡單了。

遼國也受到了影響。

雖說只是那麼一點點河段,可黃河畢竟捱上了遼國的土地,那麼與黃河有關的事情,遼國參與也就順理成章了,至少遼國人自己是這麼認為的。一方面是那幾乎微不足道的災害,另一方面便是軍事上的考慮。

黃河北流對宋朝人開挖的塘泊有什麼影響不言而喻,宋朝人能看到,萬分擔心,遼國人自然也看到了。說實話,他們對此樂見其成。雖說不見得眼下有能力征討宋朝,可宋朝人的邊防力量弱一些總是好的,真想要南下的話也容易許多。

塘泊的挖掘確實在一定程度上給契丹騎兵造成了一定的麻煩,故而逐漸的淤積是好事。同時,黃河水患不斷髮生,對宋朝而言是個巨大的內部憂患,給宋朝造成了十分嚴重的威脅。如此可以削弱宋朝的國力,使得他們不敢也沒有實力和遼國為敵。

說實話,遼國雖然強大,卻也擔心宋朝人總是和他們敵對,一直惦記著他們的燕雲十六州。尤其是皇太叔之亂和蕭胡睹之亂之後,遼國人未必願意打仗。所以對於黃河水患的問題,遼國人抱著一種幸災樂禍之心。

“聽說宋朝人又要治河了!”

“還不就是惦記著黃河北流帶來的泥沙,為我國的騎兵鋪路。”

遼國南京幽州城裡,耶律浚與耶律乙辛對此都有些關注。耶律浚已經十六歲了(虛歲),已經算是長大**,今年剛剛娶了太子妃。最近這一兩年,耶律浚經常來幽州。

其實這事耶律洪基的一種部署,他雖然雖愛玩,可並不代表他糊塗。蕭胡睹之亂之後,他不敢輕易離開上京,必須保持對中樞的控制。可是也必須加強對地方的威懾,可是他自己又不方便去,這種情況下,太子耶律浚就成為他最好的代言人。

除了上京,眼下對遼國而言最重要的城池就是南京幽州了。又牽涉到有宋朝這樣一個龐然大物的敵人,耶律浚來幽州的頻率也就高了。此番南下,正好碰上黃河水患,故而有些看法。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資治通鑑:破萬卷書,笑話

葉還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