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三問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六章 輪番進攻,宋王,尹三問,免費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說不過去了。

也正是因此,梁乙埋所承受的壓力自然不小。有時候越是在乎,就越容易急功近利,尤其是一個人太想成功,或者說是被仇恨衝昏了頭腦的情況下。很不幸,這兩種情況一起發生在了梁乙埋身上,很多時候希望越大,失望越大。所以在某種程度上,梁太后的某些做法還是太過溺愛了。

很多時候,溺愛只會害了孩子,即便是個自認為已經很成熟的大孩子!

“李復圭,從慶州前來救援大順城,唯有經過荔原堡是嗎?是否還有別的什麼路徑?”梁乙埋再次確認狀況,很關鍵的問題必須要確認清楚。

“是的,這是最直接的路線,也最為關鍵。只要攻克了大順城,荔原堡便岌岌可危,抵擋不了多久,到時候就可以直接兵臨慶州城下了。只是……只是想要攻陷慶州可能不是很容易,需要花費些大力氣。”

李復圭很快就給出了回答,或許最初的時候他並非完全倒向西夏,也談不上忠心耿耿。可是在對付林昭這件事情上,他和梁乙埋有著相同的訴求,故而表現的十分配合。只是他考慮問題難免有些狹隘,以前他只是慶州知州,故而所知道的和考慮問題的思路便全都侷限在了慶州範圍以內。

定式思維害死人,李復圭很可能已經步入了這個圈子中。不過最終可能害死的不是他一個人……

慶州可是宋朝西北防禦的前線,處於核心位置的重要城池,城防狀況自然沒的說,甚至可以說是固若金湯。何況城中還有王韶率領大量守軍坐鎮,想要攻陷城池很難很難。要是城中有內應,裡應外合可能會很容易。古往今來,攻城戰中最怕的就是對方有殲細在城內,裡應外合是最可怕的計策。對於一座城池而言,只要城池相對堅固,兵員和補給充足,單純想要從外圍攻破南斗著實不小

戰爭之中,派出殲細,收買城中將領,抑或者是透過特殊辦法將己方將士送入城內的,都是很常用的方式。挖地道,利用河水,詐降,抑或者比如特洛伊木馬這樣的方式,可以說是無所不用其極,唯一的目的便是破城。

只是宋朝方面關於這個方面查的很嚴格,西夏的佈置和準備也很有限,暫時美譽這方面的可能。

對他們而言,唯有采用強攻的方式。可是強攻所要付出的代價,以及花費的時間著實不少,李復圭這麼一說,梁乙埋也不得不承認,目前打慶州的主意似乎還有些為時過早。不過不要緊,且先看著再說。即便是無法攻陷慶州,兵臨城下也是一種莫大的威懾。

“國相,其實我們圍點打援,最好不過了。”一名西夏將領做出了這樣的提議,在他看來,西夏最為精銳的是騎兵,而騎兵所擅長的是平原上的野戰。他們反而並不是很擅長城池攻堅戰,發揮不出應有的實力。

既然如此,為什麼不揚長避短,何必飛影浪費兵力以及不必要的犧牲在兩座堅固的城池上呢?當真是得不償失,很不划算。

梁乙埋道:“伏兵途中宋朝人肯定也會想到的,並且多有防備,完全無法奏效,所以這方面沒有什麼可能。至少他們目前並未派出援軍,伏擊並未成功。”

這麼將領很是無奈,你從一開始就大張旗鼓地伏兵,明明白白地告訴宋朝人我會在半路截殺你們,宋朝人自然有防備了。這哪裡是伏擊,簡直就是威脅,一種變相的威懾。到最後是個不倫不類的樣子,起到的作用的也……

梁乙埋確實是這樣想的,伏兵是根本無法瞞住宋朝人的。索姓直接告訴你們,讓你們有所忌憚,然後他就可以從容在大順城做佈置了。

當真是……也不知道最初到底是怎麼想的,竟然如此囂張大意。只是即便是如此狀況,也不是沒有解決的辦法……

那位西夏將領續道:“國相,我們可以撤出的途中的伏兵,對大順城圍而不攻,吸引宋朝大軍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猿球崛起

濤起石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