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三問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六章 輪番進攻,宋王,尹三問,免費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焦點中的大順城此刻正風雨飄搖!

西夏國相梁乙埋信心十足,勢必要全力以赴拿下大順城,繼而突破慶州,揚威西北。.

一到大順城下,尚且來不及完全穩定下來,梁乙埋就發動了猛烈的進攻。想要攻陷城池,首先要先聲奪人,從聲勢來上震懾大順城的守軍,最好是讓他們嚇破了膽,進攻就會更為容易。當然了,最好是突然發起進攻,對方守軍萬一要是沒有防備,一舉成功可就太划算了。

同時梁乙埋也是有想法的,此番出征勝利是一方面,最重要是要勝的漂亮。在西夏國內挽回自己的聲譽,同時挽回西夏在整個西北的聲譽,個人目的與國家利益完美地融合在一起。所以大順城必須要拿下,最好是儘快拿下,方式手段方面最好很精彩,那麼一切將會變得十分完美。

同時,梁乙埋也是擔心夜長夢多,因為這樣的事情著實是屢見不鮮。速戰速決,少些變數,也能讓人安心不少。

梁乙埋這也算是吸取上一次的教訓,只是教訓吸取的似乎不太夠,至少不夠全面。比如急功近利這個方面,一時間他似乎很難有所改觀。

西夏的中軍大帳就在大順城外五里的地方,這是一個相對合理的距離,指揮前敵作戰十分方便,同時也不必擔心被人偷襲。說實話,梁乙埋也擔心萬一有宋軍偷襲可就麻煩了。上一次大順城被團團圍住,結果到最後,林昭和徐禧、以及劉昌祚還是率軍殺了進去。雖說人說不多,可就是那幾百人造成了很複雜的局面。

而今徐禧已經被李復圭殺死在大順城,劉昌祚在荔原堡駐守,林昭則就在大順城裡。萬一這小子心血來潮,趁自己不注意,搞出個什麼事情可就麻煩大了。

也不知道為什麼的,雖說梁乙埋報仇之心非常迫切,可是聽說林昭名字的時候,不由自主地還是有些莫名的憂慮,到底是怎麼一個狀況,連他自己也說不清楚。

“荔原堡到慶州一線的伏兵都安排好了嗎?”梁乙埋沉聲詢問,這是很重要的一個環節。如果兵圍大順城期間,宋朝援軍及時到來,那麼效果必然會大打折扣,圍困也就失去了意義,根本無法繼續堅持下去。

大順城城池堅固,不是旦夕之間就可以攻陷的,如果援軍到來,可能就意味著無功而返。聲勢浩大而來,最終卻灰溜溜地走了,這絕對是很丟人的事情,梁乙埋絕對不希望出現這樣的局面。

上一次就是因為想要急於攻陷大順城,撤回了荔原堡一帶的伏兵,以至於李復圭在最後關頭率軍殺過來。當然了更為重要的一個原因,是因為林昭等人在大順城的堅守,使他的猛攻計劃失敗。

這一次出兵進攻的計劃至關重要,容不得有絲毫的閃失,所以梁乙埋格外謹慎。還特意調動了一支軍隊前往荔原堡和慶州外圍一帶埋伏著,甚至是正大光明的駐守,就是為了防備從慶州出來的援軍。好給自己充足的時間和良好環境來圍困,進攻大順城。最好是一鼓作氣,攻陷城池,達到預定的目標。

從容不迫,按部就班攻陷大順城是時間問題,報仇雪恨也指曰可待了。梁乙埋甚至在設想,攻陷大順城的時候最好是能活捉林昭,然後慢慢的折磨他,一點點的玩弄,這樣才有意思,一刀殺了著實太便宜他了。

至少在憎恨林昭這件事情上,梁乙埋的心態已經略微有些畸形了。幾番遭遇的狀況似乎沒有這麼嚴重,可是梁乙埋心中的惱恨完全超乎想象。

“國相放心,已經安排好了!”這次隨軍出征的都是親信的將領,不必擔心上次野離將軍頗有微詞,不太配合的狀況。但是也意味著,勝利固然是梁乙埋一個人的功勞,但若是失敗了,責任也完全在他,根本推卸不得。

梁太后為了支援弟弟,也算是盡一切可能提供了最大便利。這種情況下,梁乙埋要還是無所斬獲,那當真就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資治通鑑:破萬卷書,笑話

葉還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