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三問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三四七章 又一計借刀殺人,宋王,尹三問,免費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和實力,人家背後的支援是自己不敢想的,太皇太后都出面了。

林東陽覺得前程遠大,雖說目前只是個指揮使,但將來必定是前途不可限量,何況人家有個威遠伯的爵位。一句話,自己根本惹不起,景思立有這個自知之明。何況林昭並非是個紈絝子弟,人家的能力擺在那裡,自己除了經驗略微豐富,其他的當真比不上。

再者,景思立也是有些許私心的。也許以前他覺得,只要在軍中好好表現,盡職盡責,勇武作戰,總是會有升遷,一展抱負的。

可是隨著時間的他推移,他發現事實並非如此,有時候機遇很重要,貴人相助也很重要。若非韓絳看中提拔自己,此刻只怕還是個小將校,永無出頭之曰。

到慶州之後和韓絳的交集越來越少,註定以後是沒什麼助力了。想要在軍中有所提升必須要有靠山,可景思立本身並非那種善於阿諛奉承之人,曲意逢迎他是做不來的。不過遇到林昭之後,景思立看到了另外的希望。

林昭的脾姓他已經掌握了一些,不需要刻意去討好,只需要和林昭保持良好的關係,將來都是大有好處的。所以這趟大順城的差事,景思立實際上是以林昭為主的,至少必須要尊重林昭的意見。

兩人來到大順城的時候,這座經過烽火和鮮血洗禮的城池依舊屹立,和之前沒什麼兩樣。

在此之前,李復圭雖然屠殺了大順城的守軍,但至關重要的城池卻絲毫不敢有失,始終掌控在宋軍手中,並未丟失。

大順城外,本來大一片的平地,此刻卻突出了許多低矮的小丘。這些正是那枉死的一千多將士的墳塋。李復圭將其殘殺之後,對外宣稱是林昭與西夏人所為,所以將士們依舊享受到英烈的待遇。

有的骨灰被送回了家鄉,有得則直接埋在了大順城之外。即便是身死之後,英魂也一直護衛著大順城。

騎著小白龍,遠遠看到這一幕,林昭立即心如刀絞。

幾個月前的那個夜晚,慘烈的情景再次浮現在眼前,熊熊的火光,將士們撕心裂肺的呼喊不絕於耳……

林昭默默地閉上了已經有些發紅,有些溼潤的眼睛。沉默了片刻,再次睜開眼睛便翻身下馬,一步步地走向那新堆起不久的墳塋。景思立也緊隨其後,仔細說起來他的感情是最深的,畢竟這些將士曾經是他的屬下。

走在墳前,林昭二話不說,撲通一聲跪倒在地。

男兒膝下有黃金,是絕對不會輕易下跪的。古代也有傳統,跪只跪天地君親師,實際上在開明的宋朝,即便是面見皇帝也不需要下跪。

但是今天,林昭在這裡跪下了。

這千餘將士是抵禦西夏,經歷了一場場惡戰,歷經千難萬險,最終倖存下來的英雄。是為大宋朝浴血奮戰的勇士,這些人本身就值得尊敬。

他們沒有死在戰場上,最終卻被李復圭一把火燒死,著實有些冤枉。林昭很清楚,火雖然是李復圭放得,卻有自己有著莫大的關係。有道是我不殺伯仁,伯仁卻因我而死。李復圭本身是不會輕易謀害將士們的,只是在構陷自己的時候,千餘將士成為最不利的證人,於是乎他舉起了屠刀。

林昭對此內疚不已,若非自己,也許那千餘將士就不會這樣枉死。他們之中有人會從軍中退伍,解甲歸田,與妻兒一道共享天倫;或許有人積累軍功,得以升遷,去更大的舞臺上表演;也許……

可是他們的生命卻這樣無端的終止在大順城的那個夜晚,林昭愧疚不已。這一跪也是應該,不只是個形勢,他的心無比虔誠。

跪下了那一刻,林昭想起了自己的誓言。那夜,當著李復圭的面,當著數千將士,林昭曾經說過,必定要手刃李復圭,為將士報仇。

大丈夫言出必行,這不是一句空話,林昭會盡一切可能去完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資治通鑑:破萬卷書,笑話

葉還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