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三問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三章 契丹心態,宋王,尹三問,免費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據了西北之地,得到了養馬之地,宋軍的戰鬥力也會大大增加。如此一來,宋朝對付遼國的實力會增加兩倍以上,這絕對是遼國所難以承受的。彼此之間本來就勢均力敵,遼國之時略微佔據上風,故而也不太能經得起折騰。
再者,沒有了西夏這個心腹大患,宋朝人的目光將會緊緊盯著幽雲十六州,這個對中原人而言的奇恥大辱。要知道燕山以北大部分是草原山地,相對來說幽雲十六州所在之地是平原,是富庶的農業區,也是遼國比較繁華的所在。說句實在話,如果契丹不是得到了幽雲十六州,實力壯大絕對不會這麼快。一旦失去了,實力也必然會大損失好大一部分。一得一失之間,由強轉弱的不在少數。
毫不誇張的地說,遼國人所謂的南京幽州已經超過了他們本來的都城上京,人口不相上下,城市和商業卻更為繁榮。燕山是一道屏障,也是一把尖刀,一盆懸在宋朝頭頂的沸水,是對宋朝最大的威脅,遼國必須要緊緊握在手中,所以遼國人無論如何是絕對不願意放棄幽雲十六州的。
除了絕對的武力死守防備之外,最好的方式就是讓宋朝無暇顧及。所以西夏的存在遼國而言是好事一件,是對宋朝最大,而且是最有效的牽制。正是因此,他們在某些時候也刻意地支援西夏。一旦宋朝和西夏的關係趨於緊張的時候,遼國就會對西夏國主進行冊封,予以聲援。
宋朝也不乏有識之士,已經看出了這以問題所在,也提出了問題的解決方案。比如王安石就認定,想要擊敗遼國,就必須要擊敗西夏斷其右臂,當然需要從河湟吐蕃開始……
想要恢復漢唐舊曰疆域的王相公已經看透了問題所在,也已經著實開始解決……
當然了,或許有人會說,如果遼國直接佔據了西夏所在的河套之地,實力會更加壯大,成為橫貫東西,雄踞北方的超級大國。從而全方位逼迫宋朝,至少在宋遼作戰方面肯定更加厲害,佔據全面的主動。
不過事情絕對不會如同想象的這般容易,很多時候總有許多意想不到。
遼主也很清楚,西夏本身就是一匹兇狠勇猛的西北狼,國內代帶甲勇士數十萬,且大都是戰鬥力很強的精銳。何況李氏已經西北經營了數百年之久,從最初的定難五州到現在疆域數千裡的西夏國,可謂根基深厚。
想要吞下去是要付出極為慘重代價的,成功與否很難說。很有可能吃不到肉,可能還會沾上一身腥味,賠了夫人又折兵的事情誰也不想做。
實力不足,做不到是一方面,何況宋朝也是絕對不會容許出現這樣的局面,遼國有自知之明,也不想做這種不划算的事情。故而歷朝歷代的遼主,根本沒有動過這樣不理智的念頭。三國之見,彼此相互征戰,彼此之間相互制約,這樣的局勢也就一直維持著。
當年東漢之後魏蜀吳三國的情況十分相似。只是遼國的實力根本達不到當年魏國的水平,所以些許事情註定了不會有非分之想。
對於西夏而言,他們和宋朝存在著天然敵對關係。西夏人想要讀力,在名義上完全脫離宋朝的是不行的,固執而且愛面子的宋朝士大夫絕對不會同意,這是最為根本的矛盾。當年李元昊曾經為此做出過嘗試,最終還是以失敗告終了。
即便是宋朝預設了西夏事實上的讀力,可很多時候因為利益衝突,以及經濟方面的原因,摩擦不斷,戰爭是不可避免的。
西夏的軍事力量看似強大,軍隊十分精銳,可到底只是西北邊陲的一個小國,在國家實力方面是無法和宋朝相比的。如此情況下,西夏單純想要依靠自身力量去對抗宋朝會很吃力,不管出於哪方面的考慮,和宋朝維持一個相對穩定的關係總是沒錯的。
當然了,宋朝關係不和的時候,接受遼國的冊封,並且與之保持合作關係都是很必要的。甚至連李元昊臨死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